国家科技成果网
  • 首页
  • 成果登记
  • 优选资源
  • 精准对接
  • 成果转化
  • 合作专栏
  • 数据排行
  • 政策动态
  • 国家科技成果网 首页 政策 部门 查看内容

    科技企业会计核算规程(四)

    第三章 会计科目应用说明(四)


    322  利润分配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结存额。
        二、企业在年度终了时,将全年实现利润转入本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本科目(未分配利润)。如为亏损,作相反的会计分录。同时将本科目其他二级科目的余额转入本科目(未分配利润)。结转后,“未分配利润”的借方余额为未弥补亏损,贷方余额为未分配利润。
        三、企业发生利润分配业务时:
        1.计算应交所得税,借记本科目(应交所得税),贷记“应交税金”科目。
        2.企业用盈余公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盈余公积补亏)。
        3.企业提取盈余公积和公益金,借记本科目,贷记“盈余公积”。
        4.分出利润,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应交应付款”项目。
        5.企业计算出应上交财政的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借记本科目(提交特种基金),贷记“其他应交应付款”。
        四、企业年终结帐后发现的以前年度会计事项,如果涉及以前年度损益,也应在本科目(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核算。
        调增的上年利润或调减的上年亏损,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未分配利润);调减的上年利润或调增的上年亏损,借记本科目(未分配利润),贷记有关科目。
        五、年度终了,除“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外,本科目其他明细科目应无余额。
        本科目(未分配利润)的年末贷(借)方余额为历年积存的未分配利润(未弥补亏损)。
        六、本科目应设置“应交所得税”、“盈余公积补亏”、“提取盈余公积”、“提交特种基金”、“分出利润”、“未分配利润”等明细科目。

    401  生产成本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生产各种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半成品、提供务各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务项生产费用。
        二、本科目应设置以下两个明细科目:
        1.基本生产成本;
        2.辅助生产成本。
        三、企业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应按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分别归集。属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费用,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属于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提供的动力等直接费用,应在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科目核算后,再转入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科目;基他间接费用先在“制造费用”科目汇集,月份终了,再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产品成本。
        企业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费用,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现金”、“银行存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等科目。
        企业各生产车间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劳务和产品,月末时应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备支出”、“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
        四、企业已经生产完成并已经验收入库的产成品,以及入库的自制半成品,应于月末按实际成本,借记“产品?产成品”、“产品?自制半成品”科目,贷记本科目。
        五、企业应当根据本企业生产的特点,选择适合于本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及成本计算方法。
        六、本科目应按成本核算对象进行明细核算。
        七、本科目月末余额,为尚未加工完成的各项在产品的成本。在产品成本应按企业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的规定计算。

    405  制造费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应作为期间费用,记入“管理费用”科目,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材料”、“其他应交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累计折旧”等科目。
        三、制造费用应按企业成本核算办法的规定,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应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帐。
        五、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外,本科目月末应无余额。

    406  科技开发成本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的研究开发、中间产品试验部门所发生的费用。其中属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费用,直接记入各有关科技开发项目成本。所发生的除直接费用以外的间接费用,先在本科目(其他费用)明细科目归集,月终再分摊到各个项目中去,以计算各科技项目的实际成本。
        企业对外提供技术服务发生的费用,数额较小,业务不多时,可在本科目核算。业务较多或数额较大时,应在“407技术服务成本”科目核算。
        二、企业科技开发部门耗用材料时,借记本科目(××项目),贷记“原材料”等科目。
        分摊人员工资时,借记本科目(××项目),贷记“应付工资”科目。
        支付、计提、分配应由本科目核算的其他费用时,借记本科目(其他费用),贷记有关科目。
        三、月终将本科目归集的其他费用分摊到各个科技开发项目中去,借记本科目(××项目),贷记本科目(其他费用)。
        企业对其完成的技术成果,其中准备外销的,按实际成本,借记“产品?技术产品”,贷记本科目(××项目);企业留作自用的,按实际成本,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项目);确定为损失的,按实际成本,借记“风险准备”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科技开发部门在产品成本。
        五、本科目应按科技开发项目设置明细帐,并设置“其他费用”明细科目。

    407  技术服务成本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对外提供技术服务所发生的费用。技术服务包括计算机房的装修、各类设备的安装调试、技术咨询服务、其他技术服务等。
        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发生的各项费用,应按服务项目和成本项目进行归集。服务项目根据类别和结算办法确定。其成本项目一般应包括:(1)人工费;(2)材料费;(3)机械使用费;(4)其他直接费;(5)间接费用。其中,属于人工遇、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等直接成本费用,直接记入技术服务项目成本,间接费用先在本科目(间接费用)明细科目核算,月末再按一定分配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服务项目成本。
        二、企业发生的各项技术服务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工资”、“材料”、“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企业应根据技术服务合同确定的价款结算办法,按期结算已完工程或工作的成本。采用按月结算价款办法的服务项目,应按月结算已完工程或工作的实际成本,借记“销售成本?技术服务结算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采用项目完成后一次结算或分期结算价款的项目,应按合同确定的结算期结算已完项目的成本,借记“销售成本?技术服务结算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未完成和未办理结算的服务项目成本。
        五、本科目应按技术服务项目设置明细帐,并设置“间接费用”明细科目。


    501  销货收入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取得的收入。
        企业应当在商品已发出,劳务已提供,并已经收讫价款或取得收款的凭证时,确认销货收入实现。
        二、销售成立收到货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销售成立,收到购货单位承竞的汇票,借记“应收票据”科目,贷记本科目。
        销售成立,尚未收到货款,借记“应收帐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销货已经入帐,发行销货退回,不论是否属于本年度销售的,都冲减本月的收入,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应收票据”、“应收帐款”科目。
        期末结转收入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无余额。
        五、本科目应设置“商品批发”、“商品零售”、“产品销售”等明细科目,并按销货种类(或劳务)设置明细帐。

    502  销售成本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以及提供技术服务项目等,所应结转的实际成本。
        技术服务项目,实行合同完成后一次结算的办法时,其本期已结算工程或工作的成本,是指合同执行期间发生的累计合同工程或工作的成本。实行按月或分段结算办法的合同工程或工作,其本期已结算工程或工作的成本,应根据期末结算工程或工作的累计成本,减期末未完工程或工作成本进行计算。未完工程或工作成本是指期末尚未办理价款结算的工程或工作的成本,可采用“估量法”或“估价法”计算确定。
        二、企业结转销售成本时,借记本科目(产品销售成本、商品销售成本、技术服务结算成本等),贷记“产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技术服务成本”等科目。
        销售退回的商品、产品,可以直接从本月的销售数量中减去,得出本月销售的净数量,然后计算应结转的销售成本。也可以单独计算本月销售退回的商品、产品成本,借记“商品”、“产品”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本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本科目应按销售成本类别设置“产品销售成本”、“商品销售成本”、“技术服务结算成本”等明细科目。
    第三章 会计科目应用说明(五)

    503 销售费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代销手续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产品、商品而转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福利费、业务费等经常费用。
        企业为购进商品而发生的进货费用也在本科目核算,或者设置“进货费用”科目单独进行核算。
        二、企业发生的销售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应付工资”、“其他应交应付款”等科目。
        三、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四、本科目应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帐。

    504 营业税金及附加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产品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二、月末,企业按照规定计算出应负担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其他应交应付款”科目,应由已销产品分摊的中间产品税金,借记本科目,贷记“待摊费用”科目。
        企业收到的出口产品退税和减免退回的税金,借记“应交税金”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交税金”科目。
        三、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四、本科目应按商品、产品或劳务类别设置明细帐。

    505 技术收入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对外提供技术产品、技术服务等所取得的收入。
        二、企业实现的技术收入,收到货币资金时,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收到商业汇票时,借记“应收票据”科目,贷记本科目;尚未收到款项和商业汇票时,借记“应收帐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企业的技术服务收入,应根据合同于其实现时及时入帐:
        1.实行合同完成后一次结算价款办法的工程或工作合同,应于合同完成,承包企业与发包单位进行合同价款结算时,确认为收入实现,实现的收入额为承发包双方结算的合同价款总额。
        2.实行旬末或月中预支,月终结算,完成后清算办法的工程或工作合同,应分期认合同价款收入的实现,即:各月份终了,与发包单位进行已完工程或工作价款结算时,确认为承包合同已完成部分的收入实现,本期收入额,为月终结算的已完工程或工作价款余额。
        3.实行按工程形象进度划分不同阶段,分段结算工程价款办法的工程合同,应按合同规定的形象进度,分次确认已完阶段工程收入的实现。即:应于完成合同规定的工程形象进度或工程阶段,与发包单位进行工程价款结算时,确认为工程收入的实现。本期实现的收入额,为本期已结算的分段工程价款金额。
        4.实行其他结算方式的工程或工作合同,其合同收入应按合同规定的结算方式和结算时间,在与发包单位结算工程或工作价款时,确认为收入一次或分次实现。本期实现的收入额,为本期结算的已完工程开工作价款,或为合同完成后一次结算的全部合同价款。
        三、期末结转收入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四、本科目按技术收入种类设置明细帐。

    其他业务收入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业务经营中除销货收入、技术收入以外的其他业务收入。如材料销售、固定资产出租以及运输等劳务收入。
        二、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借记“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期末结转收入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四、本科目按收入种类设置明细科目。

    512 其他业务支出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为取得其他业务收入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销售成本、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营业税金及附加等。
        二、发生其他业务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材料”、“累计折旧”、“应付工资”、“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其他应交应付款”等科目。
        三、期末结转,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本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四、本科目可按其他业务支出的种类设置明细帐。

    521 管理费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或者是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聘请注册会计师费、咨询费、诉讼费、交际应酬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开办费摊销、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科技开发损失、坏帐损失等,以及股份公司的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
        二、发生属于本期的各项管理费用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三、期末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本科目期末无余额。
        四、本科目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帐。

    522 财务费用


        一、本科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金融机构手续费等。
        为购建固定资产筹集资金所发生的利息费用,在固定资产尚未完工交付使用之前发生的,应计入“在建工程”科目,不包括在本科目的核算范围内。
        二、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预提费用”、“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等科目。发生的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汇兑收益,借记“银行存款”、“长期借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四、本科目应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帐。

    531 投资收益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收入或发生的损失。
        二、企业取得各种投资收入或增加投资权益时,借记“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长期投资”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企业认购溢价发行在一年内不得变现或不准备变现的债券,应于每期结帐时,按应计的利息,借记“长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按当期应分摊的实际支付价款与票面金额的差额,贷记“长期投资-债券投资”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本科目;企业购入折价发行的债券,应于每期结帐时,按应计利息,借记“长期投资-应记利息”科目,按应分摊的实际支付价款与债券票面价值的差额,借记“长期投资-债券投资”科目,按应计利息与分摊数的合计数,贷记本科目。
        债券到期,收回本息,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和本科目。
        企业转让、出售股票、债券,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帐面实际成本,贷记“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
        企业从其他单位分得的利润,借记“银行存款”或“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收回投资时,其收回的投资与投出资金的差额,作增减本科目处理。
        三、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四、本科目应设置“股票投资收益”、“??投资收益”、“其他投资收益”明细科目。
        本科目应按被投资单位设置明细帐。

    541 营业外收入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发生的与企业的生产经营项目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教育附加费返还,以及确实无法支付而应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
        二、企业发生营业外收入,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现金”、“银行存款不”、“应付帐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四、本科目应按收入项目设置明细帐。

    542 营业外支出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发生的,与企业的生产经营项目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如固定资产盘亏、处理固定资产掐损失、非常损失、非正常停工损失等。
        二、企业发生的营业外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上。
        三、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四、本科目应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帐。
    第三章      会计报表种类和格式

    会计报表种类和格式

    报表编号 报表名称 编辑期
    会科01表 资产负债表报 月、季、年
    会科02表 损益表报 月、季、年
    会科03表 财务状况变动表 年报
    会科02表附表1 利润分配表 年报
    会科02表附表2 主营业务收支明细帐 年报


    科技企业资产负债表 

    会科01表       
        填报单位:              年   月   日      单位:元      

     资 产


    年初

    期末

    负债负债及权益


    年初

    期末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应收票据

    应收帐款

    减:坏帐准备

    应收帐款净额

    其他应收款

    存货

    待摊费用

    科技在产品

    流动资产合计

    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原价

    减: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清理

    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合计

    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

    无形资产

    递延资产

    无形资产和递延
    资产合计

    待处理财产损溢:

    待处理财产损溢

    资产总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20

    21

    24

    25

    26

    27

    28

    35

    36

    37

    40

    41

    45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应付帐款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应交税金

    其他应交应付款

    预提费用

    风险准备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小计

    长期负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长期负债小计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合计

    负债及所有者


    权益总计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60

    61

    62

    63

    69

    70

    71

    72

    73

    74

    79

    80

         

    补充资料:1.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元;

         2.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原价??元。


    企业负责人: 财务负责人: 制表人: 联系电话: 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科技企业损益表

    会科02     


    填报单位:              年 月 日        单位:元

    项目

    行次

        本期数

       累计数

     上年

    本年

     上年

    本年

    一、 营业收入

    减:销售成本

    销售费用

    营业税金及附加

    二、 销售利润

    加:其他业务利润

     减: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三、 营业利润

     加: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业支出

    四、利润总额

    1

    2

    3

    4

    7

    9

    10

    11

    14

    15

    16

    17

    20

           

    企业负责人: 财务负责人: 制表人: 联系电话: 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科技企业财务状况变动表


                          会科03表   

    填报单位:       年度              单位:元

    营运资金来源和运用

    行次

    金额

    营运资金各项目的变动

    行次

    金额

    一、 营运资金来源:

    本年利润

    加:不减少营运资金的费用和损失

    (1) 固定资产折旧

    (2) 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摊销

    (3) 固定资产盘亏(减盘盈)

    (4)固定资产损失(减收益)

    (5)无形资产损失(减收益)

    (6)流动资产损失(减溢余)

    小计

    2. 其他来源:

    (1) 收回长期投资

    (2)固定资产清理收入(减清

    理费用)

    (3) 出售无形资产

    (4)增加长期负债

    (5)资本净增加额

    (6) 对外投资转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小计

    营运资金来源合计

    二、 营运资金运用:

    1. 利润分配:

    (1) 应交所得税

    (2)应交特种基金

    (3)提取盈余公积(盈余公积

    补亏以“-”为表示)

    (4)应分出利润及股利

    小计

    2.其他运用:

    1

    2

    3

    4

    5

    6

    7

    12

    13

    14

    15

    16

    17

    18

    22

    23

    24

    25

    26

    27

    32

     

    一、 流动资产本年增加数:

    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应收票据

    应收帐款净额

    其他应收款

    存货

    待摊费用

    科技在产品

    流动资产加减额

    二、 流动负债本年增加数: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应付帐款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55

    56

    57

    58

    59

    60

     

    营运资金来源和运用

    行次

    金额

    营运资金各项目的变动

    行次

    金额

    (1)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净增额

    33

     

    应交税金

    61

     

    (2)增加无形资产、递延资产

    34

     

    其他应交应付款

    62

     

    (3)减少长期负债

    35

     

    预提费用

    63

     

    (4)增加长期投资

    36

     

    风险准备

    64

     

    (5)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减溢余)

    37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65

     

          小计

    38

           

    营运资金运用合计

    39

     

    流动负债增加净额

    69

     

    营运资金增加净额

    40

     

    营运资金增加净额

    70

     

    企业负责人: 财务负责人: 制表人: 联系电话: 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科技企业利润分配表
    会科02表附01表
    填报单位:                年度            单位:元

    项目

    行次

    本年实际

    上年实际

    一、 利润总额(亏损以“-”号表示
    减:应交所得税
    二、 税后利润
    减:应交特种基金
    加:年初未分配利润余额(未弥补亏损以“-”号表示)
    上年利润调整(减少上年利润以“-”号表示)
    减:上年所得税调整
    三、 可供分配利润
    加:盈余公积补亏
    减:提取盈余公积
    分出优先股股利
    分出利润(或股利)
    四、未分配利润(未弥补亏损以“-”号表示)

    1
    2
    3
    4
    5
    6
    7
    8
    12
    13
    15
    16
    17
    20 
       

    企业负责人: 财务负责人: 制表人: 联系电话: 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
            会科02表附02表
    填报单位:      年度  单位:元

    项 目


    主营业
    务收入

    主营业
    务成本

    主营业
    务费用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主营业
    务利润

    一、 商品销售:
    1.
    2.
    3.
    ……
    二、 产品销售:
    1.
    2.
    3.
    ……
    三、 技术收入
    1.
    2.
    3.
    ……
    四、 其他业务
    1.
    2.
    3.
    ……
             
    WeChat 微信公众号
    WeChat
    Hotline 服务热线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