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成果网
  • 首页
  • 成果登记
  • 优选资源
  • 精准对接
  • 成果转化
  • 合作专栏
  • 数据排行
  • 政策动态
  • 主要经济林树种林下经济高效种植模式筛选与示范
    成果概况
    成果类别: 应用技术 体现形式: 新技术 课题来源: 国家科技计划
    起止时间: 2009.01 至2014.12 研究形式: 其他 所处阶段: 中期阶段
    成果属性: 国内技术二次开发            
    成果简介
         成果来源于2010年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林改后南方林地可持续高效经营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1004008)”协作课题“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部点)生态经济林稳定增效经营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和2009年“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华中丘陵区油茶高产良种应用集成示范”(项目编号:2009BADB1B04+01)的协作课题“湖北南部适生区油茶高产良种应用集成示范”。成果以生态、经济效益共赢为目标,合理利用林木和林下植物空间和时间生态位差异,调配光照、养分等资源。主要应用于湖北省板栗、核桃、油茶栽培。 技术指标:经复合栽培、调查和测定,筛选出苍术、天麻、茯苓、茶叶、白术、丹参、花生、半夏等8种等适合湖北省板栗、核桃、油茶林下种植的高效植物,确定了在油茶产区发展油茶与花生、半夏种植模式;在海拔高于500 米的丘陵、亚高山区适宜发展核桃与白术、黄芩、丹参、茶叶复合经营模式;而在海拔低于500米的地区适宜板栗与茶叶、天麻、茯苓、苍术种植模式。该项成果从林下植物材料的选择、土壤养分变化趋势、经济效益分析,评价了主要经济林树种复合种植模式的可行性和先进性,由此明确了在本省不同区域适宜发展的油茶、核桃、板栗高效复合种植模式。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收益率,解决了经济林老林退化、幼林抚育成本高没有经济效益的问题,巩固了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为经济林产业提质增效、可持续经营提供技术保障。该项技术经过试验研究,在阳新、保康、罗田小范围的种植示范,技术已经很成熟,并在鄂东油茶、板栗产区和鄂西核桃产区得到初步的推广,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适宜在本省及周边省份的油茶、核桃、板栗产区推广应用。 该技术的应用没有对现有林地及周边环境产生空气、水和土壤污染,所生产的林果、茶叶、药材等也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没有安全危害。课题组在阳新县建立油茶+花生+半夏种植模式示范基地150 亩;湖北省保康县建立核桃+白术、核桃+丹参种植模式示范基地100 亩,核桃+茶叶种植模式示范基地300 亩;在罗田县建立板栗+茶叶种植模式示范基地,面积50 亩,栗药模式100 亩(天麻20 亩、茯苓30 亩、苍术50 亩),栗粮(绿豆15 亩、黄豆20 亩、花生10 亩、芝麻5 亩)模式50 亩。并在示范基地进行了多项先进技术的应用示范。、目前主要问题是技术推广力量不足。林农意识薄弱,基层林业工作技术力量不足。建议通过多次培训培养农村技术骨干,寻找有效果的推广模式。
    应用前景
    主要应用行业: 农、林、牧、渔业 知识产权形式:
    应用状态: 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拟转化方式:
    单位概况
    完成单位: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单位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开发区九峰乡狮子峰特1号
    单位电话: 027-86659100      
    联系方式
    联系人: 李玲 联系人电话: 027-50658821 联系人Email:
    WeChat 微信公众号
    WeChat
    Hotline 服务热线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