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烈度艰险山区交通隧道抗震减灾关键技术研究
成果简介
    依托云贵川陕甘宁震区已建和在建工程,针对我国西部艰险山区高烈度隧道震害特点,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北方工业大学和中铁十六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组成联合攻关小组,通过产学研结合进行技术攻关和工程应用,历时6年,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在借鉴相关行业最新抗震、减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不同条件下交通隧道结构震害特征、震害机理、抗震设计计算方法和抗震、减震技术以及罕遇地震后交通生命线快速重建保障技术进行系统性研究,攻克了系列技术难题,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交通隧道抗震减灾设防设计技术体系,提升了我国交通生命线穿越高烈度区的防灾能力,对于推动我国西部高烈度艰险山区交通生命线的整体抗震水平以及罕遇地震后交通生命线快速抢通、高效保通、优质重建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状况
创新性
独占性
盈利性
持续性
先进性
成熟度
    1.通过对地震重、极重灾区国省干线及典型县乡道路交通隧道的现场震害调查,探明了交通隧道洞口结构、断层破碎带段隧道结构及普通段隧道结构各地震烈度的震害特征。
2.揭示了洞口结构、断层破碎带段隧道结构及普通段隧道结构的震害机理;改进了隧道抗震拟静力计算方法;建立了考虑隧道洞口段空间效应及纵向变形规律的隧道抗震设计计算模型及穿越活动断层破碎带隧道结构抗减震设计计算方法。
3.提出了“单层抗震配筋技术、纤维混凝土加固衬砌、深层间隔注浆加固围岩、交错设缝、刚柔并济(衬砌加强+减震层)、刚柔相济(衬砌加强+减震缝)”等隧道抗减震新理念。
4.构建了罕遇地震后抢通、保通、恢复重建三阶段隧道结构震害评价及处治技术体系。

市场状况
市场分析
商业模式
营销状况
    1.所述隧道浅埋段地震力传递机理及隧道抗震拟静力计算方法,在所检文献以及时限范围内,除本项目外,国内外未见其他文献报道。
2.所述考虑隧道洞口段空间效应及纵向变形规律的抗震设计计算方法,并提出刚柔相济、刚柔并济等抗减震措施,在所检文献以及时限范围内,除本项目外,国内外未见其他文献报道。
3.有关高烈度地震区断层破碎带及其附近地段隧道减震措施研究,已见文献提及,但所述穿越活动断层破碎带隧道结构抗减震设计计算方法,并提出交错设缝、二衬防垮塌配筋技术等抗减震理念,在所检文献以及时限范围内,除本项目外,国内外未见其他文献报道。
4. 有关三阶段隧道结构震害评价等级及三阶段震害处治技术,在所检文献以及时限范围内,除本项目外,国内外未见其他文献报道。

转化需求状况
拟采取的转化方式:
合作研发;技术转让;技术入股
资金需求额:
2000万元
应用推广已投入情况:
1000万元
融资用途:
产品研发
管理团队状况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管理结构
财务状况
    本项目由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北方工业大学、中铁十六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组成的研发团队,王道远、崔光耀、袁金秀等担任技术指导,核心管理团队人员王道远,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第二层次人才,已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多项,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目前,项目组仅有10人。
评价机构
评价意见
评价机构:
  
评价方式:
评价日期:
推荐单位
  • 单位名称:
  •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完成单位
  • 单位名称:
  •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单位性质:
  • 高等院校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
  • 010 - 64444088
  • 电子邮件:
  • cgdj@tech110.cn
所属领域
  • 所属新兴产业领域:
  • 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 现代交通
WeChat 微信公众号
WeChat
Hotline 服务热线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