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抗黑星病机理分析及新种质创制
成果简介
    梨是中国北方第二大水果,在水果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黑星病是中国梨最主要的病害之一,每年对梨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目前,生产上对该病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致使果实中的农药残留量维持在很高水平,直接影响果品质量安全。选用抗黑星病梨品种,可以实现在生产中减少用药甚至不用药。因此发掘梨抗黑星病种质,解析抗病性遗传规律和相关抗病分子机制,从而创新抗病种质并形成基于抗病机制的抗性调控技术,对于整个梨产业控制病害发生和流行、减少农药施用、提高种植效益等都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意义。本成果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发掘出梨高抗黑星病种质并揭示了抗病性遗传规律;揭示了自育高抗种质03-04-034对梨黑星病的抗性属于诱导抗性,且水杨酸作为诱导抗性的关键因子起作用;初步揭示了梨黑星病抗病分子机制:得到1个与抗病性主基因位点紧密连锁的SSR标记TsuENH016,发现并克隆到一个与梨黑星病抗性相关的基因——类枯草杆菌蛋白酶基因;基于上述抗病遗传规律,应用自育抗病优系和现有抗病品种,创制了一批高抗梨黑星病且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和品系;进而构建了高抗梨黑星病良种高效繁育体系。
技术状况
创新性
独占性
盈利性
持续性
先进性
成熟度
    1.材料创新,梨高抗黑星病单系“03-04-034”和“03-08-080”是项目组自主选育的高抗梨黑星病的全新试材,是从7601株的大群体中筛选出通过多年抗病性验证的稳定抗病单系,极为难得。我们应用这两份试材及其与亲本的回交群体,研究了梨黑星病抗病遗传规律和初步研究了其抗病机制,并利用这两份试材创制了一批综合性状优良的抗病品系。
2.发现SLPs与梨黑星病抗性相关,SLPs在拟南芥、大豆、小麦、玉米、番茄、甜瓜、葡萄等植物上的作用研究此起彼伏并已取得重大突破,可木本植物上的研究很少,仅包括油桐、柑橘等少数树种。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关于SLPs在抗梨黑星病上的作用的研究报道,SLPs与梨黑星病抗性相关是本研究利用抑制性扣除杂交技术得出的结论,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对梨抗黑星病相关基因SLPs的抗病功能进行全面解析,此项研究完成之后不仅能为其他抗病基因的发掘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从木本植物上认识SLPs与植物防御的关系。
2.发现SLPs与梨黑星病抗性相关,SLPs在拟南芥、大豆、小麦、玉米、番茄、甜瓜、葡萄等植物上的作用研究此起彼伏并已取得重大突破,可木本植物上的研究很少,仅包括油桐、柑橘等少数树种。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关于SLPs在抗梨黑星病上的作用的研究报道,SLPs与梨黑星病抗性相关是本研究利用抑制性扣除杂交技术得出的结论,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对梨抗黑星病相关基因SLPs的抗病功能进行全面解析,此项研究完成之后不仅能为其他抗病基因的发掘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从木本植物上认识SLPs与植物防御的关系。
市场状况
市场分析
商业模式
营销状况
    本成果研究过程中获得了一批高抗梨黑星病且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系,其中2个已经通过审定,分别命名为“香红梨”和“晚玉梨”。其中“香红梨”果实品质极上,颜色鲜红,肉质细腻,酸甜适度,香而浓郁,且高抗梨黑星病和木栓病,非常适合高档果品绿色果品市场,每亩比大宗栽培品种“鸭梨”增加产值3400元左右。“晚玉梨”具有风味浓、品质优、丰产、抗病、更耐贮藏等突出特点,尤其其耐贮特性,昌黎地区自然冷凉条件下可贮藏到翌年5月初,每亩比大宗栽培品种“鸭梨”增加产值3000元左右,其耐贮特性可极大的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目前“香红梨”和“晚玉梨”累计新增社会总产值9622.88万元,累计社会纯收益9442.76万元,且后续市场潜力无限。其他优良抗病品系,据保守估计,2019年之后,每年会审定高抗品种1-2个,这些品种进入盛果期之后,每个品种每年每10000亩累计社会纯收益3000万元。
转化需求状况
拟采取的转化方式:
技术许可
资金需求额:
200万元
应用推广已投入情况:
180万元
 
融资用途:
市场开拓
管理团队状况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管理结构
财务状况
评价机构
评价意见
评价机构:
 
评价方式:
评价日期:
推荐单位
- 单位名称:
-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完成单位
- 单位名称: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 单位性质:
- 科研院所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
- 010 - 64444088
- 电子邮件:
- cgdj@tech110.cn
所属领域
- 所属新兴产业领域:
- 生物
- 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 现代农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