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糟蛋白中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消减技术研究及示范
成果简介
    随着我国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以及我国作物耕作、种植收获方式的变革,近几年我国粮食真菌毒素污染加剧的严重形势与不断提升的粮油食品安全水平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了我国真菌毒素污染粮食及其制品难以得到安全合理利用。特别是2013年以来,众多的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加工副产物因毒素污染严重,部分DDGS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达到9000μg/kg,DON毒素含量达到100mg/kg至300mg/kg。随着饲料和养殖企业对真菌毒素危害认识不断提高,伴随进口DDGS的价格冲击的叠加,我国大量的DDGS出现销售困难,这一情况引起国家粮食局和中粮集团的高度重视,并安排相关的科研部门尽快研发针对性的技术争取早日解决粮食行业重大需求。
粮油微生物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连续攻关,开发了以生物降解技术为主,理化削减技术相辅真菌毒素降解技术体系。目前相继攻克真菌毒素高效降解菌株(ZEN/DON/AFB1)的筛选、降解机制解析,降解产物安全性评价和动物饲喂效果的试验评价,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针对燃料乙醇生产副产物的脱毒技术工艺研究。2013年以来,在相继完成了发酵脱毒小试、中试研究,并相继取得成功。2016年,以500吨高毒素含量玉米为原料,开展了燃料乙醇副产物DDGS脱毒规模化应用试验,成功完成1200吨高毒废醪脱毒处理(产品DDGS中ZEN含量由3600 ug/kg降至200-500 ug/kg,DON含量由8400ug/kg降至1500 ug/kg左右;黄曲霉素AFB1由500 ug/kg降到30 ug/kg左右),脱毒效果显著、稳定,DDGS的毒素含量和营养性状均符合饲料相关卫生标准等的要求。本技术在10-15小时内可实现酒糟蛋白中ZEN/DON/AFB1三种真菌毒素的快速、显著降解(毒素降解率在80%以上),脱毒效果明显,在国内同类技术中处于领先地位。
本成果已经过小试(摇瓶-3L发酵罐)、中试(100 L发酵罐-300L发酵罐)、规模化示范(300吨工业化规模)的逐级验证,毒素降解效果稳定、可靠,基本达到工业化应用条件。

技术状况
创新性
独占性
盈利性
持续性
先进性
成熟度
    本技术成果主要是采用生物技术手段,对玉米加工产物中真菌毒素进行进行有效消减,具有作用时间短、添加量小、生产成本可控、降解产物无毒副作用等特点。

市场状况
市场分析
商业模式
营销状况
    研发团队深耕真菌毒素消减研究领域多年,拥有深厚的研究基础和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申请多项专利对技术成果进行保护。通过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率先在国内开展大规模生产示范,技术工艺成熟,效果稳定可靠,技术成果可广泛应用于燃料乙醇等粮食深加工企业,解除真菌毒素污染对企业的困扰。以酒糟蛋白DDGS为例,随着我国饲料卫生安全新标准的出台和中美贸易争端加剧,蛋白饲料需求持续增大,2019年国产DDGS价格达到1700元/吨左右,进口DDGS也在2000元/吨。本技术应用成本为150元/吨DDGS,经处理后,真菌毒素超标DDGS完全符合国家饲料最新安全标准的要求,潜在应用市场巨大。

转化需求状况
拟采取的转化方式:
技术转让
资金需求额:
应用推广已投入情况:
  
融资用途:
管理团队状况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管理结构
财务状况
    
评价机构
评价意见
评价机构:
  
评价方式:
评价日期:
推荐单位
  • 单位名称: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完成单位
  • 单位名称: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 单位性质:
  • 科研院所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
  • 010 - 64444088
  • 电子邮件:
  • cgdj@tech110.cn
所属领域
  • 所属新兴产业领域:
  • 生物
  • 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 现代农业
WeChat 微信公众号
WeChat
Hotline 服务热线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