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1号紫花苜蓿
成果简介
    “中天1号紫花苜蓿”(以下简称:中天1号)由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培育而成,2018年通过国家草品种审定委员的审定,登记为国家级牧草育成品种(登记号:535)。
该品种以2002年“神舟3号飞船”搭载的紫花苜蓿种子为基础材料选育完成。特性质优、丰产,品种多叶率、产草量、营养价值高。以5叶为主,品种多叶率达35.9%,而国外引进的主要多叶品种的平均值仅为6.31%,中天1号是国外品种的5倍以上。干草产量平均为每亩1035.33公斤,比对照平均高产12.8%,国家区域试验最高干草产量达每亩1789.9公斤。粗蛋白质含量平均为20.08%,达到我国苜蓿干草捆分级国家标准的一级等级。18种氨基酸总量为12.32%,平均高于对照品种1.57%。微量元素含量中,全锌、全锰、全铁和全镁,分别高出对照8.6%、23.3%、23.2%和7.2%。该品种适宜在西北内陆绿洲灌区、黄土高原以及华北等相同气候地区种植。该品种的选育成功,对提高我国紫花苜蓿的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形成苜蓿产业化方面具有品种资源优势,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该品种以2002年“神舟3号飞船”搭载的紫花苜蓿种子为基础材料选育完成。特性质优、丰产,品种多叶率、产草量、营养价值高。以5叶为主,品种多叶率达35.9%,而国外引进的主要多叶品种的平均值仅为6.31%,中天1号是国外品种的5倍以上。干草产量平均为每亩1035.33公斤,比对照平均高产12.8%,国家区域试验最高干草产量达每亩1789.9公斤。粗蛋白质含量平均为20.08%,达到我国苜蓿干草捆分级国家标准的一级等级。18种氨基酸总量为12.32%,平均高于对照品种1.57%。微量元素含量中,全锌、全锰、全铁和全镁,分别高出对照8.6%、23.3%、23.2%和7.2%。该品种适宜在西北内陆绿洲灌区、黄土高原以及华北等相同气候地区种植。该品种的选育成功,对提高我国紫花苜蓿的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形成苜蓿产业化方面具有品种资源优势,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状况
创新性
独占性
盈利性
持续性
先进性
成熟度
    航天育种技术是采用高科技的空间技术与常规农业育种技术相结合,是一种高创性育种方法。多叶苜蓿的最大特点是营养物质和产草量的提高。目前已通过了国家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为育成品种,相应栽培技术已授权国内发明专利。
市场状况
市场分析
商业模式
营销状况
    中天1号紫花苜蓿育成之前,我国在苜蓿生产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多叶紫花苜蓿育成品种,从国外引进的多叶苜蓿存在多叶率低的缺陷。
转化需求状况
拟采取的转化方式:
技术转让;技术入股
资金需求额:
200万元
应用推广已投入情况:
90万元
 
融资用途:
产品研发
管理团队状况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管理结构
财务状况
评价机构
评价意见
评价机构:
 
评价方式:
评价日期:
推荐单位
- 单位名称:
-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
完成单位
- 单位名称: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单位性质:
- 科研院所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
- 010 - 64444088
- 电子邮件:
- cgdj@tech110.cn
所属领域
- 所属新兴产业领域:
- 生物
- 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 现代农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