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蔬菜施肥污染靶标防控关键技术
成果简介
    河北省是蔬菜产值大省,在全国占据第二位,占农民收入的20%。但长期以来蔬菜生产中存在的施肥过量、肥料污染和养分损失等问题日趋严重,直接危及蔬菜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成为制约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本项目针对河北省蔬菜施肥污染的硝酸盐和重金属靶标物质防控难题,历时10年研究,以“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挖掘菜田土壤养分潜力、防控土壤硝酸盐和镉污染”为核心,经对微生物菌剂、含氨基酸水溶肥和缓控释肥新型肥料研发等多项试验,研发了河北省6种主栽蔬菜施肥污染靶标防控关键技术。2015-2017年,河北省累计示范推广蔬菜面积23.6万亩,年均亩新增产值根茎类白萝卜492.1元、叶菜类(花椰菜、白菜和油菜)1123.4元、瓜果类蔬菜(番茄和黄瓜)2221.1元,三年累计新增产值约3.47亿元,新增利润约4.0亿元,节支7131.6万元。菜田土壤硝酸盐降低5~30%,降低蔬菜系统重金属Cd输入量高达80%,减施化肥10%以上。登记肥料产品4个,建成1条年产10万吨的氨基酸水溶肥料生产线和1条年产5万吨的微生物菌剂肥料生产线,授权专利2项,认定绿色食品蔬菜6种,发表学术论文24篇。

技术状况
创新性
独占性
盈利性
持续性
先进性
成熟度
    本成果填补了河北蔬菜重金属/硝酸盐污染系统调查与特征分析空白;构建了控制潮褐土区5种不同蔬菜种类菜田土壤镉污染的限值指标体系,为蔬菜污控分类管理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减控白萝卜菜田硝酸盐积累的缓控释肥硝化/脲酶双抑制剂适宜配比及其氮磷钾养分优化配比(16-8-18),发明了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改进型包被缓释复混肥和缓释氮肥设备;研制了2种微生物菌剂产品,其中的菌株自主优选完成,登记了适于叶菜类蔬菜养分配比的含氨基酸水溶肥2种;集成创新了减控6种蔬菜菜田硝酸盐/镉积累的三种安全高效施肥技术模式,即油菜、白菜和花椰菜施用微生物菌剂与含氨基酸水溶肥配套减肥增效技术、白萝卜适用缓控释安全高效施肥技术和设施番茄和黄瓜粪肥量化推荐与化肥减施配套安全高效施肥技术,并开发出5种绿色食品蔬菜;提出了潮褐土区不同蔬菜设施菜田Cd限量指标体系。本成果实现了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针对性强,具有很强的区域适用性,属于多项技术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技术在总体技术中的比例占90%以上。

市场状况
市场分析
商业模式
营销状况
    本成果研发了含氨基酸水溶肥已建成年产10万吨含氨基酸水溶肥生产线1条;已建立5万吨微生物菌剂发酵罐生产线1条;缓释复混肥应用3万吨。氨基酸水溶肥、缓控释肥和微生物菌剂均属于新型肥料,《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第10号)中已将微生物肥料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成为优先发展的重点技术。同时,本成果基于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多元施肥目标理念研发了新型肥料产品的配套技术,因此,该成果产品占据了先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尤其在京津冀市场种有较强的占有率。三年累计示范推广温室蔬菜面积23.6万亩,新增产值 3.47亿元,新增纯收益4.0亿元,节支7131.6万元,降低土壤硝酸盐积累5%-30%,典型地区瓜果类蔬菜系统镉输入量降低高达80%,开发出6种绿色食品蔬菜,有效提高了产量,改善了蔬菜品质和生态环境,取得的产品能与国际绿色食品接轨,打破国际“绿色壁垒”,在获取出口创汇高额利润方面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转化需求状况
拟采取的转化方式:
合作研发;技术转让
资金需求额:
1000万元
应用推广已投入情况:
1000万元
融资用途:
产品研发
管理团队状况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管理结构
财务状况
    
评价机构
评价意见
评价机构:
  
评价方式:
评价日期:
推荐单位
  • 单位名称:
  •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完成单位
  • 单位名称:
  • 河北农业大学
  • 单位性质:
  • 高等院校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
  • 010 - 64444088
  • 电子邮件:
  • cgdj@tech110.cn
所属领域
  • 所属新兴产业领域:
  • 节能环保
  • 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 现代农业
WeChat 微信公众号
WeChat
Hotline 服务热线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