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青海省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
 2011年,我省科技成果管理工作在厅党组成果办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成效显著。截止今年10月31日,全省共登记各类科技成果313项,数量上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具体情况如下:
2011年,我省科技成果管理工作在厅党组成果办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成效显著。截止今年10月31日,全省共登记各类科技成果313项,数量上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具体情况如下:
一    基本情况
1.成果总量
截止
2. 成果来源
在2011年度登记的313项科技成果中,国家科技计划41项(基础研究计划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2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计划1项、政策引导类计划及专项5项),占成果总数的13.10%;部门计划24项,占成果总数的7.67%;省级科技计划123项,占成果总数的39.30%;基金计划10项,占成果总数的3.19%;自选项目90项,占成果总数的28.75%;其他项目25项,占成果总数的7.99%(见图二)
3. 成果类别
313项科技成果项目中,应用技术成果291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92.97%;应用基础与基础理论成果9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2.88%;软科学成果13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4.15%(见图三)。
4.成果评价方式 
2011年度我省科技成果的评价方式仍然以鉴定为主,在登记的313项科技成果中,验收鉴定成果数为222项,占成果总数的62.94%;其次是以基础与软科学评审成果为主的项目22项,占成果总数的7.03%;以农业生物新品种和地方标准审定为主的行业准入项目69项,占成果总数的22.04%;计划内验收项目25项,占成果总数的7.99%。(见表一)
5.成果水平
313项科技成果项目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9项,占成果总数的2.88%;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24项,占成果总数的7.68%;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成果103项,占成果总数的32.91%,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成果114项,占成果总数的36.42%;国内一般水平的成果63项,占成果总数的20.13%。(见表二)
6.成果完成单位
企业与独立科研机构是成果完成的主体。在2011年度统计的313项科研成果中,由企业完成的成果76项(其中科研转制型企业完成的4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25.08%;独立科研机构完成的74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23.64%;大专院校37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11.82%;由医疗机构完成的57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18.21%;由其他单位完成的69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22.04%。(见图四)
7.成果完成人员
2011年度登记的313项科技成果中,参与项目研究的科研人员共3489人次。从文化程度来看,大本与硕士研究生为主要科研力量(分别为2133、515人次),占75.90%;博士研究生为329人次,占9.43%;大专以下文化程度分别为385、101、26人次,占14.67%(见表三)。
从年龄结构来看,科研人员以中青年为主。5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3337人次,占95.64%,其中3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为1010人次,36-45岁之间的科研人员为1369人次,46-55岁之间的科研人员为958人次,56岁以上科研人员只占4.35%,为152人次。(见表四)
从技术职称构成来看,具备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科研人员为2885人次,达到82.69%,占据了科研人员的主要比例,其次是初级职称者为424人次,占12.15%,其他科研人员180人次,只占5.16%。(见表五)
8.经费投入
313项登记成果的经费总投入为191213万元。其中国家投入为4765万元,占总投入的2.49%;部门投入9510万元,占总投入的4.97%;地方科技部门投入为11296万元,占总投入的5.91%;基金投入为196万元,占总投入的0.10%;自有资金130406万元,占总投入的68.20%;其他投入为28120万元,占总投入的14.71%。按投资去向来看,独立科研机构29567万元,占总投资额的15.46%;大专院校2246万元,占总投资额的1.18%;企业131113万元(其中科研转制型企业占228万元),占总投资额的68.57%;医疗机构752万元,占总投资额的0.40%;其它部门27535万元,占总投资额的14.40%。(见图五)
9.标准及知识产权情况
2011年度登记的313项成果中,以地方标准为主体现的成果有70项,占成果登记总数的23.10%;专利著作权145项(其中发明专利136项,实用新型专利46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3项);获得授权专利项目88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29.04%。
二 应用技术成果
1.成果属性
291项应用技术成果中,属于原始性创新的成果188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58.16%,属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的创新成果25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4.59%,属于国内二次技术开发项目78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37.25%(见表六)。
2.成果水平
在291项应用技术成果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7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3.57%;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22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7.56%;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成果92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27.55%;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成果107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23.98%;国内一般水平的成果63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21.65%(见表七)。
3.成果所处阶段
对291项应用技术成果的完成阶段进行分类统计表明:处于成熟应用阶段的成果199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68.38%;处于中试、样机阶段的中期阶段成果46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15.80%;处于实验室、小试阶段的初期阶段成果46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15.80%(见表八)。
4.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在291项应用技术成果中,有266项属于高新技术成果,分布在9个高新技术领域内,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91.40%。其中电子信息占1.50%,软件占0.75%,光机电一体化占1.00%,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占31.20%,新材料占6.01%,新能源与高效节能占5.64%,环境保护占5.64%,地球、空间与海洋占6.01%,农业技术占42.11%(见表九)。
5.成果行业分布
291项应用技术成果分布在12个应用行业中,按产业分布进行分类统计表明:农林牧渔水业124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比例为42.61%;采矿业9项,制造业43项,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9项,占应用技术成果的比例为20.96%;建筑业3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项,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8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0项,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64项,占应用技术成果的比例为35.74%;其它2项(见图六)。
6.应用情况
在291项应用技术成果中,已投入实际应用的成果266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91.40%;未应用的成果25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8.59%。(见表十)
对25项未应用成果的未应用原因进行统计表明:由于缺乏资金造成未应用的成果18项,占未应用原因的72.00%;由于技术问题造成未应用的成果13项,占48.00%;由于市场问题造成未应用的成果9项,占36.00%;由于政策因素造成未应用的成果6项,占24.00%。(见表十一)。
7. 经济效益
在291项已应用的科技成果项目中,实际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为30项,其净利润为30392万元,实交税金6354万元,节约资金33521万元,出口创汇2399万元。(见表十二)
三    应用基础及基础理论成果
从成果的来源、评价方式及水平统计显示:2011年度登记的313项科技成果中基础理论成果9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2.88%。其中国家基础研究计划2项,部门计划1项,地方计划4项,自选项目2项;9项基础理论成果的评价方式均以评审为主;成果的水平分别为国际领先2项,国际先进2项和国内领先水平5项。
四  软科学成果
2011年度登记的313项科技成果中软科学成果13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4.15%。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部门计划1项,地方计划6项,部门基金1项,自选课题4项;13项软科学成果的评价方式均为评审;13项成果的水平分别为:国内领先6项,国内先进7项。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