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州市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
 2012年广州市审核通过并及时入库符合登记要求的科技成果213项,同比增长3.4%。现按科技成果综合情况和应用技术成果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2012年广州市审核通过并及时入库符合登记要求的科技成果213项,同比增长3.4%。现按科技成果综合情况和应用技术成果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一、科技成果综合情况
(一)应用技术成果仍是比重最大
2012年全市登记的成果分别有应用技术成果、基础理论成果、软科学成果三大类,其中应用技术成果占比重最大,达97.7%,同比增加1.1个百份点,这表明我市的科技成果呈现应用技术为主,基础研究和软科学研究弱的态势。各类成果分布情况见图1。
(二)课题来源与经费投入
1、来源于企业自选和地方计划的课题(项目)最多
课题来源主要是地方计划及自选课题,占总课题来源31.5%和32.8%,详细情况见图2。
2、经费来源于省级部门和医疗机构的投入最多
2012年全年登记的213项成果中,经费总投入30.08亿元,各部门及各类机构的经费投入情况见表1。
在各部门经费来源中,来源于省级部门经费投入最多,占比重42.3%,其次来源于市区级财政的地方经费和企业自有经费投入,比重分别为31.5%和23.9%,来源于基金和国家经费投入的比重最小,都只占0.2%(见图3)。
在各类机构经费投入中,医疗机构的投入最多,比重达42.1%,其次为企业和大专院校,比重分别为27.5%和26.8%,独立科研机构投入最少,只有0.8%(见图4)。
    表1  各部门及机构经费投入分布表    (单位:万元)
|  | 独立科研机构 | 大专院校 | 企业 | 医疗机构 | 其他 | 合计 | 
| 国家投入 | 0 | 39 | 645 | 12 | 35 | 731 | 
| 部门投入 | 1430 | 3 | 650 | 125000 | 80 | 127163 | 
| 地方投入 | 637 | 80133 | 6793 | 1005 | 6188 | 94756 | 
| 基金投入 | 8 | 45 | 405 | 51 | 0 | 509 | 
| 自有资金 | 330 | 320 | 68852 | 86 | 2168 | 71756 | 
| 银行贷款 | 0 | 0 | 2401 | 0 | 0 | 2401 | 
| 其他 | 8 | 0 | 2902 | 500 | 38 | 3448 | 
| 经费实际投入总额 | 2413 | 80540 | 82648 | 126654 | 8509 | 300764 | 
图3  各部门经费投入分布图
图4  各类机构经费投入分布图
(三)成果评价方式呈现鉴定为主、验收为辅的态势
2012年科技成果评价方式呈现鉴定为主、验收为辅的态势,分别占全市科技成果的58.4%和26.8%,增减幅度不大。同时,今年由评价机构进行评价的项目增幅较大,同比增长77.8%,各类评价方式分布见图5。
(四)成果完成单位及人员分布
1、企业是科技成果研发单位的主体
在登记的213项成果中,企业(含科研机构转制企业)是五类完成单位所占比例最多的单位,占比达74.2%(见图6);其他类单位所占比例最小,只占4.2%。
2、本科学历、中高级职称的研发人员是完成科技成果的主体
全市213项登记的成果中,共有2130人次参加了研发工作,其中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员最多,占全部完成人的51.5%,其次是研究生学历,占比重27.2%,中专及其他学历的人员最小,只占全部的1.1%;在成果完成人员中,具有副高级别及以上的高级职称人员比重最大,占比40.6%,其次是中级职称,占比38.1%;35岁及以下人员最多,占比为41.5%,其次为36-45岁,占比为33.8%。成果完成人员的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分布见图7。
(五)成果产出
全市213项科技成果中,共取得了知识产权627项,已授权专利327项,制定标准37项。其中83.5%的取得的知识产权、授权专利和参与制定标准都来源于企业;只有3.8%的独立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取得了知识产权和参与制定标准(详见表2)。
表2  各类研究机构的成果产出表
| 成果产出 | 独立科研机构 | 大专院校 | 企业 | 医疗机构 | 其他 | 小计 | 
| 知识产权数 | 13 | 14 | 523 | 45 | 32 | 627 | 
| 已授权专利数 | 4 | 4 | 276 | 21 | 22 | 327 | 
| 制定标准数 | 2 | 1 | 28 | 4 | 2 | 37 | 
| 合计 | 19 | 19 | 827 | 70 | 56 | 991 | 
在取得的627项知识产权国,发明专利占全部知识产权的比重最大,为44.2%,其次为实用新型专利,比重为34.3%(详见图8)
二、应用技术成果分布情况
(一)原始创新的应用技术成果为主且得到推广应用
在今年登记的208项应用技术成果中,属于原始性创新成果156项,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创新30项,国内技术二次开发22项。在这批应用成果中,原始创新的应用技术成果所占比重最大,达752%。同时,89%的应用技术成果已处于成熟应用阶段,都得到推广应用。
(二)国内领先的应用技术成果占主导
应用技术成果中,成果水平属于国际领先的项目有4项,国际先进37项,国内领先99项,国内先进、未评价均为34项,各类成果水平分布情况见图9。
图9 各类成果水平分布图
(三)应用技术成果所属领域及应用产出情况
1、应用成果集中分布度高且已被推广应用到相应行业
应用技术成果涵盖了电子信息、软件、航空航天等11个技术领域,其中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两个技术领域的比重最大,分别为28%和17%;核应用和航空航天两大技术领域没有应用技术成果,详细分布情况见图10。
图10 成果所属的技术领域分布图
应用技术成果可应用于农、林、牧、渔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仓储和邮政业等17个行业,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制造业、建筑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院,分别占25%、15.8%、15.3%,详细分布见图11。
2、大部分应用技术成果获得推广应用
208项科技应用技术成果中,93.3%都处于稳定应用阶段,3.4%的应用技术成果处于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1.4%处于试用阶段,1.9%因为资金技术问题、市场问题、政策因素未获得推广应用,这表明绝大部分的应用技术成果已得到推广应用。
3、应用技术成果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应用技术成果中有91项成果取得经济效益,取得了49.89亿元的净利润,实际缴纳税金24亿元,出口创汇7.7亿元,节约资源2.6亿元,技术转让收入0.5亿元(详见表2)。
表3  应用技术成果经济效益情况表
| 项目 | 独立科研机构 | 大专 院校 | 企业 | 医疗机构 | 其他 | 合计 | 
| 经济效益项目数(个) | 4 | 1 | 82 | 0 | 4 | 91 | 
| 净利润 (万元) | 207745 | 11 | 498905 | 0 | 4100 | 710761 | 
| 实交税金 (万元) | 283 | 4 | 240289 | 0 | 272 | 240848 | 
| 出口创汇 (万元) | 0 | 0 | 77107 | 0 | 0 | 77107 | 
| 节约资源 (万元) | 16 | 1 | 26412 | 0 | 0 | 26429 | 
| 技术转让收入 (万元) | 221 | 0 | 5237 | 0 | 0 | 5458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