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州市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
一、认真做好全市科技成果的审核及录入工作
规范科技成果登记工作,保证及时、准确和完整地统计科技成果,是科技成果转化和宏观科技决策服务的基础。2011年广州市全年审核通过并及时入库符合登记要求的科技成果206项,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从登记成果的类别情况分析。
1、按登记的成果类别来分类:应用技术成果有199项;基础理论成果有5项;软科学成果有2项。
2、按登记的申请单位性质来分类:独立科研机构9项;大专院校13项;企业152项(科研机构转制企业10项);医疗机构12项;其他20项。
3、按登记的标准来分类:鉴定项目123项;验收项目54项;评审项目3项;行业准入6项;评估项目9项;结题项目2项;评价机构项目9项。
4、按登记的课题来源来分类:国家科技计划有18项;部门计划有7项;地方计划有49项;部门基金有6项;地方基金有10项;民间基金有1项;横向委托有2项;自选有97项;其他有15项。
5、按登记科技成果属性来分类:原始性创新143项;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创新24项;国内技术二次开发32项。
6、按登记科技成果水平来分类:国际领先13项;国际先进29项;国内领先107项;国内先进43项;国内一般2项;未评价5项。
7、按登记科技成果所处阶段来分类:初期阶段7项;中期阶段19项;成熟应用阶段173项。
8、按登记科技成果所属高新技术领域来分类:电子信息24项;软件20项;光机电一体化18项;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39项;新材料13项;新能源与高效节能16项;环境保护8项;地球、空间与海洋5项;农业9项。
9、按登记科技成果应用行业来分类:农、林、牧、渔业9项;采矿业2项;制造业39项;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0项、建筑业46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0项;批发和零售业1项;金融业3项;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6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2项、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4项;教育2项;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26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项;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项。
10、按登记科技成果应用情况来分类:稳定应用项目数183项;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项目数8项;试用项目数4项;应用后停用项目数1项;未应用项目数3项。
(二)从成果完成人员情况分析。
1、按文化程度来分类:博士研究生274人;硕士研究生551人;大本1069人;大专201人;中专65人;其他4人。
2、按年龄结构来分类:35岁以下(含35岁)875人;36-45岁757人;46-55岁417人;56-65岁88人;65岁以上27人。
3、按技术职称来分类其中:院士2人;正高276人;副高578人;中级862人;初级289人;其他157人。
(三)从登记成果知识产权情况分析。
1、全市已登记科技成果206项获得知识产权662项其中:发明专利有297项;实用新型专利数有238项;外观设计专利数有41项;软件著作权有30项;其他有56项。已授权专利数有320项。
2、全市已登记科技成果206项获得的制订标准数有20项其中: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2项;地方标准3项;企业标准7项。
(四)从登记成果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全市已登记科技成果206个项目实际投资总经费一共有13653933万元其中:国家投入有4221873万元;部门投入80343万元;地方投入8911017万元;基金投入3875万元;自有资金330210万元;银行贷款2440万元;国外资金2100万元;其他102075万元。
全市已登记科技成果206项,其中已推广项目有199项包括:产权转让12项;资金入股9项;技术入股7项;合作开发50项;技术服务97项;其他77项。
(五)从登记成果推广转化情况分析。
全市已登记科技成果206项,其中能统计的产生经济效益有79项,净利润2478903万元,实交税金785636万元,出口创汇350464万元,节约资金89450万元;技术转让收入9931万元(其中: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收入551万元)。
二、规范科技成果登记程序,保证及时、准确和完整地登记好科技成果
(一)做好科技成果的公示工作:登记入库后的科技奖励的科技成果在广州科技和信息化网《广州市科技成果通报》上进行公告,确保无异议。
(二)做好科技成果证书的发放工作:科技成果公告日起计二个月内无异议,发给项目第一完成单位《广州市科学技术成果登记证书》,确保成果登记工作的完整性。
三、做好登记成果的汇总分析以及数据上报工作
根据《关于做好2011年度科技成果统计工作的通知》(国科奖字[2011]63号)做好2011年登记成果的汇总、统计、分析,并向国家科技成果信息系统项目组提交《全国科技成果统计表》、《年度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向国家科技部推荐成为“国家重大科技成果” 项目有4项分别如下,并提交《重大科技成果推荐表》:
(一)大型近接暗挖换乘地铁车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二)血小板分型库的建立和临床应用;
(三)自主开发的“传祺”系列中高级桥车及其技术;
(四)1000MW级核电汽水分离再热器研制及产业化 。
四、做好科技成果登记的服务工作
(一)及时传达国家、省、市有关科技成果登记的政策文件,按照科技部火炬中心要求做好每半年一次的数据报送工作,根据国家成果网的信息及时更新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网上成果登记办事指南,同时做好成果系统的更新升级工作。
(二)做好各类科技计划(含专项)产生的科技成果的跟踪工作,确保这些项目能及时准确的录入成果库。
五、科技成果登记存在主要问题及建议
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国家统一发放的科技成果登记系统还有需要完善的部分,主要表现为:由于科技成果登记的系统在不断更新升级,很容易出现用户更新滞后的情况,这会导致用户(企业)和登记部门(管理部门)数据对接不兼容,用户(企业)的数据报不上,成果登记不上。我们建议在国家成果网设立统一的用户登记系统,免去用户(企业)需不断更新升级才能登记的麻烦,同时给各地市设立审批端口,方便各地市成果登记工作。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