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计分析  >> 地方成果统计区

江西省“十一五”科技成果登记统计分析总结报告

“十一五”期间,江西省科技成果登记工作取得了可喜进展。尤其是2010年,江西省科技厅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着力科技成果登记统计管理制度建设,扩大了科技成果登记范围,调整和强化了登记机构,加大了科技成果登记业务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促使科技成果登记管理工作上了新台阶,科技成果登记数量创历史新高。

一、科技成果登记总体情况

“十一五”期间,江西省共登记科技成果1653项,比“十五”期间的788项,增加了110%,且成果登记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江西省登记的科技成果588项,创历史新高(见图1)。

 

二、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情况

五年中,江西省登记的科技成果按第一完成单位属性分,以企业和医疗机构登记最多,分别是517项和516项,占总量的31.28%31.21%;大专院校266项,占16.09%;独立科研机构234项,占14.16%;其他120项,占7.26%(见图2)。数据显示,我省科技成果分布主要在企业和医疗机构,所占比例为成果完成单位的62.49%,反映了企业正在成为我省技术创新的主体,医疗机构科技创新势头日益高涨。

 

三、科技成果主要完成人情况

五年登记的成果中,课题完成人中具有博士学历和硕士学历的比例逐年增加,博士学历从2006年的4.84%2010年的10.51%5年增加了5.67个百分点;硕士学历从2006年的15.02%2010年的22.65%5年增加了7.63个百分点(见表1)。从年龄结构看,36-45岁的科研人员所占比例多年保持最高,而35岁以下科技人员所占比例逐年增高,2010年比06年增高16.02个百分点(见表2)。这表明,我省的科技工作者的队伍中,高学历者更多了,创新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更趋优化,中青年正成为科研主要力量,创新力量更强了,科技发展的后劲更足了。

 

四、科技成果来源情况

5年登记的科技成果中,以各级政府财政支持的各类计划项目为主,部门、地方计划及科技基金成果889项,占总量的53.78%,表明各级科技计划在引导和推动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产生了良好效果。

多年来,科技成果登记项目中属国家级科技计划的项目只有几项,到2010年猛增至64项,占2010年登记总量的10.88%;比2009年增加了55项;增长率为611%,反映出近年来我省获得国家计划支持的重大科技项目比上年有显著增长,我省争取和完成国家级科技计划的能力明显增强,江西省的科技研发实力有了长足的进步。

五、科技成果类别情况

五年来,在江西省登记的科技成果中连续以应用技术成果为主,共有1567项,占总登记量的94.80%;基础理论研究类成果49项,占2.96%;软科学研究类成果37项,占2.24%。

在应用技术成果中,以国内领先和国内先进的成果水平为主,占69.75%,与上个五年计划相比下降了7.79个百分点;国际领先水平占3.83%,与上个五年相比,增加了 0.66个百分点,而国际先进水平则下降1.14个百分点(见表3)。

 

六、科技成果所属高技术领域情况

20062010年登记的成果中,有1415项属高新技术领域,占登记总数的85.60%。其中,电子信息120项,占所登记的高新技术领域成果总量的8.48%;软件85项,占6.01%;航空航天20项,占1.41%;光机电一体化104项,占7.35%;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562项,占39.72%;新材料160项,占11.31%;新能源与高效节能55项,占3.89%;环境保护53项,占3.75%;地球、空间与海洋27项,占1.91%;农业228项,占16.11%。生物医药领域在全省高新技术领域中所占比例最高,其次农业和新材料也都占有较大比例。

七、科技成果的评价方式

在五年登记的成果中,评价方式以鉴定为主,验收和评审为辅,其他评价方式并存的状态。登记成果中鉴定项目1025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62.01%;验收项目215项,占13.01%;评审项目40项,占2.42%;评估项目344项,占20.81%;拥有知识产权视同评价项目10项,占0.60%;结题项目19项,占1.15%。

八、“十一五”我省科技成果登记统计工作主要特点

一是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环境明显改善。科技成果数量的稳步增长,得益于广大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环境的日益优化。2006年,省委、省政府隆重召开了全省科技大会,制定颁发了《江西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立了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还制定了《江西省科技十一五专项规划》,对“十一五”科技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出台了关于实施《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措施政策,促进了全省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得到优化。2008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关于依靠科技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总体部署和我省的实际,出台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强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要举措,举全省之力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大力培育和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科技创新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科技工作全面融入经济建设。

二是财政对科研经费投入加大。科技产出量的增长,得益于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十一五”以来,政府财政对科研投入的经费不断增长,特别是近年来更是大幅度增长。科技投入加大,既使研究成果的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又使研究成果的数量得到大幅增加。2006年以来,省财政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千方百计地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并建立了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2009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江西省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若干配套政策》,作出了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的有关规定。另外,省政府连续三年整合了财政资金,每年支持了30个左右省高新产业重大项目;省财政每年新增安排了2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实施23个重大科技专项。

三是着力抓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科技项目是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近年来,省科技厅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实施重大项目战略,积极申报和组织实施了一批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举全厅之力抓好省政府高新技术产业重大项目,实施一批省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加强对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的跟踪管理,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四是加强引导,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形成。企业是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出的主体。近年来,我省通过加强财政、税收等政策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逐步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我省规模以上企业创新经费投入保持了稳定增长创新费用的投入主要依靠企业自身力量来实现;通过政策推动、项目扶持,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健全研发机构,在全省企业中组建了一批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企业技术创新得到加强;通过市场机制、政策推动、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加强了产学研合作,企业创新能力得到增强。政府政策引导企业科技创新,在我省“十一五”科技成果登记与统计数据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五是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有了可喜的进展。2006年以来,我省知识产权工作在政策环境建设、管理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管理能力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全省知识产权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江西省专利促进条例》的颁发施行和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我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取得重大突破。在2010年登记科技成果中,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数为90项,比2005年增长了91.5%;制定的标准数,2010年为80项,而2005年为零,有了可喜的进展。随着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政府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打击力度的加大,我省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将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相信我省专利授权数和制定标准数今后将会进一步增加。

六是完善和强化了登记管理,调整和加强登记服务机构建设,国家科技成果登记制度得到有效执行。针对科技成果登记制度在我省贯彻执行不很理想,相当一部分成果不能及时全面掌握,难以有效满足宏观决策、成果转化及为社会提供服务的需要的问题,2010年以来,省科技厅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第一,加强了科技成果登记管理制度建设,我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省级科技成果登记工作的通知》,规范了成果登记管理,扩大了登记范围,规定了科技成果登记是推荐省科技奖的必备条件之一;第二,对成果登记机构进行了重要调整,从省专利事务所调整至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并充实了人员力量,加强了业务培训,完善了设备条件;第三,加大了科技成果登记政策和业务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全年先后在全省组织开展了5次较大规模的业务培训,受训人数1200余人;第四,恢复了定期编发《江西省科技成果公报》,发挥了成果信息应有的功能。以上措施的实施,有效提高了管理手段与水平,效果明显。

六是全省上下科技部门、企事业单位积极配合。近年来对于科技成果登记统计工作,全省各设区市科技局与省直各部门科技处越来越重视,对省科技厅关于加强科技成果登记与统计工作一系列举措给予积极配合,做了大量工作,认真组织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单位完成的科技成果项目上报登记,促使我省的科技成果登记数量得到快速提升。

 

WeChat 微信公众号
WeChat
Hotline 服务热线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