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计分析  >> 地方成果统计区

2010年安徽省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

    2010年,我厅认真贯彻科技部《科技成果登记办法》的规定,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依托《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统计软件,采用多种方式和渠道,保证了科技成果登记工作的质量和数量,圆满完成了年度科技成果登记统计工作。现将总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成果数量 

“十一五”以来,我省共登记省级以上科技成果3427项,比“十五”期间的2364项增长了45%。其中2006583项、2007636项,2008668项,2009760项,2010780项。每年均保持增长。

     2010年度全省共登记科技成果780项。其中鉴定项目数为729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93.5%;验收项目数为19项,占总数的2.4%;评审项目数为21项,占总数的2.7%。  
      2、成果类别
  2010年度全省科技成果仍以应用技术成果为主,共登记749项,占到成果总数的96%。同时,登记基础理论成果28项、软科学成果3项,分别占总数的3.6%0.4%

3、成果完成单位
  在2010年总共登记的780项科技成果中,独立科研机构承担的为114项,大专院校90项,企业480项,医疗机构60项,其他36项。按成果数量排序依次为:企业占61.5%,独立科研机构占14.6%,大专院校占11.5%,医疗机构占7.7%,其他占4.6%

4、成果水平
  根据对我省2010749项应用技术成果水平的分类统计,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16项,占总数的2.1%;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92项,占12.3%;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428项,占57.1%,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139项,占18.6%

5、成果完成人员
  我省2010年登记的科技成果完成人员共7979人。从单位性质分,企业人员为5062人,占登记总数的63.4%;大专院校科研人员为937人,占11.7%;独立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成果完成人员分别为1006人和569人,分别占12.6%7.1%;其他机构成果完成人员为405人,占登记总数的5.1%

从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含35岁)、36-45岁、46-55岁、56-65岁、65岁以上分别为2989人、2846人、1806人、287人、51人,分别占人员总数的37.5%35.7%22.6%3.6%0.6%

从学历构成来看,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中专、其他分别为728人、1709人、4064人、1163人、193人、122人,分别占人员总数的9.1%21.4%50.9%14.6%2.4%1.5%

6、经费投入
  2010年科技成果登记实际投入额为204.9亿元,其中国家投入21亿元,占投入总额的10.2%;部门投入36.4亿元,占总投入的17.8%;地方投入6.6亿元,占投入总额的3.2%;自有资金累计投入104.9亿元,占总投入的51.2%;银行贷款投入35.7亿元,占总投入的17.4%;其他资金投入为0.3亿元,占总投入的0.1%

7、合芜蚌三市科技成果登记情况

从合肥、芜湖、蚌埠三市成果登记情况来看,2010年合芜蚌三市科技成果登记数分别是339项、51项、40项,合肥、芜湖登记成果总量分别比09年减少了3.1%37%,蚌埠略有增加。

二、成果登记特点
      1、成果登记数量略有增长。2010年,我省的科技成果登记数量继09年突破700项后继续稳步提升,达到780项,比0809年分别提高了16.8%2.6%。其中,鉴定和评审项目数达到750项。
      2、企业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在2010年我省总共登记的780项科技成果中,企业承担的项目达到了480项,占到了所有承担单位的一半以上。这说明,我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正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另一大主力。
      3、中青年科技人员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为我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2010年登记的科技成果完成人员中,35岁以下和3645岁两个年龄段的成果完成人员数为5835人占全部登记人员总数的比例是73.1%。科技成果完成人员在单位属性、年龄结构、学历构成等方面都趋于合理化,从单位属性看,企业科技人员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体;从年龄结构看,硕士研究生、本科保持较高的比例。

4、从合芜蚌三市科技成果登记情况来看合肥市的成果登记数量遥遥领先,但合肥市、芜湖市登记成果总量有所下降,应扩大科技成果登记的宣传,提高成果登记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科技成果登记管理,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做好基础工作。

 

WeChat 微信公众号
WeChat
Hotline 服务热线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