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重庆市科技成果登记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重庆市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管理工作, 在科技部的指导下,市科委加大40个区、县以及各有关部门科技成果登记统计业务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促使科技成果登记、统计数量和质量有很大提高。2011年科技成果统计情况分析如下:
重庆市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管理工作, 在科技部的指导下,市科委加大40个区、县以及各有关部门科技成果登记统计业务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促使科技成果登记、统计数量和质量有很大提高。2011年科技成果统计情况分析如下:
一、   基本情况分析
    1、成果总量
2011年重庆市科技成果登记数量1017项,比上年增长35.42%,首次突破千项。其中,市级登记站点登记成果483项,成果登记数比上年增加到79项,增长比为19.55;区(市)县成果登记站上报成果534项,成果登记数比上年增加了187项,增长比为53.89。见图(1)
2、成果类别
2011年全市登记的科技成果以应用技术为主,其成果数量与上年相比增幅较大,共登记应用类成果903项,增长了41.76%,占全年登记成果总数的88.79%;登记软件基础理论成果67项,增长了3.08%,占全年登记成果总数的6.59%;登记软科学成果47项,减少了4.08%,占全年登记成果总数的4.62%。(见图2)
3、成果评价方式
2011年科技成果评价方式依然评价机构、验收和鉴定为主,其他评价方式并存的状态。
从2011年科技成果的评价方式分析,各种评价方式所占比例与2010年约显不同。评价机构、验收项目数增长较大,分别增加182项、94项;评估、评审项目数约有增长,分别增加5项、1项;结题、鉴定、行业准入比上年都有所减少,分别减少7项、5项、5项。(见图3)
4、课题来源
5、成果经费投入
2011年登记的科技成果累计总经费实际投入额为664436万元,总投入经费比去年增加了375544万元。其中,国家投入21052万元,占总投入3.17%;部门投入6739万元,占总投入1.01%;地方投入285658万元,占总投入42.99%;基金投入21785万元,占总投入3.28%;自有资金投入263718万元,占总投入39.69%;银行贷款投入6126万元,占总投入0.92%;国外资金投入50万元,占总投入0.01%;其他投入59308万元,占总投入8.93%。自有资金主要集中在企业和独立科研机构,银行贷款主要集中在企业,地方投入主要集中在大专院校、企业和独立科研机构,基金投入主要集中在大专院校(见表1)
 6、成果完成人情况
2011年登记的科技成果涉及到的完成人员共6942人次。从学历构成、年龄结构、技术职称构成分析得出中青年是科技成果研究人员的主体,这表明重庆市科技工作者的队伍中,高学历者逐渐增多,创新力量更强,科技发展的后劲更足。
从学历构成分析,课题完成人中具有博士学历的人数为1034人次,具有硕士学历的数为1682人次,分别比上年增加了279人次和373人次,占完成人员39.12%,2011年登记的科技成果完成者中大本所占比例依然很大。(见表2)
从年龄结构分析,年龄结构分析, 45岁以下人完成人员为4996人次,占总完成人员71.97%。(见表3)
从职称构成分析,技术职称具有副高以上3169人次,占完成人员45.65%,具备正高、副高、中级职称的研究人员保持较高的比例。(见表4)
二、应用技术类成果分析
1、成果属性
2011年应用技术成果903项,成果属性分析,原始性创新569项,与去年相比新增254项,新增比为80.63%;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创新76项,与去年相比新增24项,新增比为46.15%;国内技术二次开发258项,与去年相比新增116项,新增比为81.69%。这表明重庆市近年来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显著增加。
2、成果水平成
根据对2011年上报的应用技术成果的评价水平进行统计分析,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上的成果114项,占12.62%,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占8.75%;达到国内领先和国内先进水平的成果共635项,占70.32%;国内一般水平的成果占17.05%。(见表5)
据统计,2011年在成果完成单位中,企业成果评价水平相对较高,其国际领先成果所占比例为62.86%、国际先进成果所占比例为59.49%、国内领先水平的成果所占比例为74.48%,远远高于其他成果完成单位(见表6)。
3、成果所处阶段
2011年初期阶段成果87项,9.63占%(2010年初期阶段成果53项,8.32占%);中期阶段成果95项,10.52占%(2010年中期阶段成果91项,占14.29%);成熟应用阶段721项,79.85占%(2010年成熟应用阶段493项,占77.39%)。与2010年成果的成熟度相比较约有提升。(见图5)
3、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从2011年登记的成果所属领域分布来看,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农业成果依然占有优势,分布比例与2010年大体相当。由此可见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农业将继续是我市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按所属的技术领域由少到多的排序:光机电一体化、农业、新材料、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电子信息、环境保护、软件、地球空间与海洋、航空航天、核应用技术,所占比例分别为:18.49%,17.61%,14.17%,13.51%,10.74%,4.43%,3.54%,3.43%,0.89%,0%。(见图6)
4、成果应用行业
根据成果应用行业分类,2011年登记的成果中,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所占比例为73.53%,其中,制造业的比例最高,达到了38.98%;其次是农、林、牧、渔业,比例为21.7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所占比例为12.85%(见图7)
5、成果应用情况
对903项应用技术成果的应用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稳定应用项目数813项,占应用技术成果90.03%;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项目数48项,占应用技术成果5.32%;试用项目数21项,占应用技术成果2.33%;应用后停用项目数1项,占应用技术成果0.11%;未应用项目数20项,占应用技术成果2.21%(见表7)。
6、经济效益情况
在已应用的科技成果中,统计经济效益项目数773项,其中,独立科研机构36项;大专院校71项,企业537项;医疗机构55项,其他74项,企业位居第一。
在773项经济效益项目统计分析中,净利润共计3595853万元,企业占净利润比例最高,占83.13%。(见表8)
在773项经济效益项目中,实交税金共计635708万元,企业仍然占实交税金比例最高。占81.74%。见表9
在773项经济效益项目中,出口创汇189912万元,企业出口创汇188405万元,占99.20%,企业仍居第一,说明其它机构出口创汇有待进一步加强。(见表10)
在773项经济效益项目中,节约资金2951716万元,企业仍然占节约资金比例最高。占92.55%。见表9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