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励情况
(一)2007年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获国家奖情况
2007年国土资源部有3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3个项目分别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完成的《地球化学填图的战略、方法、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安徽省地质调查院、长安大学、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吉林大学6家单位共同完成的《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海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海南省地质勘查局九三四地质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海南金大丰矿业开发有限公司6家单位共同完成的《海南琼西地区金矿勘查评价》。
(二)2007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申报、获奖情况
1.申报项目数量
今年申报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的指标总数为257项,实际收到申报项目148项。其中,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局)申报项目67项,24个部直属单位(含地调局及其所属单位)申报项目47项, 与国土资源科技领域相关院校申报项目13项,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土地学会和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申报项目21项(见表1)。内蒙古和陕西2个省国土资源厅(局)未申报。
2.评审结果统计
本年度评选出的获奖项目66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58项。从获奖结果看(按第一完成单位统计),省国土资源厅(局)推荐的项目获奖数为25项,部直属单位29项(其中地调局及所属单位21项获奖),有关院校7项,学会5项,占总奖励数的比例分别为38%、44%、11%和7%(见图1)。6年来只有一个省未获得过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3.专业组评审情况
按照《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奖励范围与评审标准》,2007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分为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规划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地质调查与评价、矿产资源勘查与保护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国土资源管理八个专业评审组。分组原则以项目申报书的“建议分组”为基础,并按规定适当调整。专业组评审情况见表2。
4.2002至2007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申报及获奖情况
自2002年开始设立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以来,已开展了6年的评选工作。6年中,各单位申报项目共863项,评选出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366项(一等奖45项,二等奖321项)。其中,省国土资源厅(局)申报项目355项,获奖数为117奖;部直属单位申报项目331项(其中地调局及所属单位申报260项),获奖数为191项(其中地调局及所属单位获奖数为143项);与国土资源科技领域相关的院校申报项目81项,获奖数为33项;其它单位(包括学会)申报项目96项,获奖数为25项(见表3)。在评选出的366项成果中,其中有13项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
(三)分析与讨论
1.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自2002年开始评选以来,得到了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2002~2007年申报项目为863项,共评选出368项成果。其中有13项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02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设立并开始评选,当年评出一等奖8项,有6项后来分别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为国土资源部推荐国家科技奖项目奠定了基础。另据我们调查,目前有十几个省的国土资源厅制定了自己的科技奖励办法,部直属科研院所也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关奖励制度。通过科技奖励这种引导作用和激励方式,充分调动了部系统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和发现了更多的创新人才,有效地宣传了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成果,提升了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的社会认知度。
近两年,一些行业部门的单位通过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土地学会和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积极申报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共有11项获奖,进一步扩大了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的社会影响,推动了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2.健全科技奖励评审工作程序,实现科技奖励信息化管理
(1)进一步完善了科技奖励评审信息平台。包括奖励申报系统和奖励评审系统,2006年建立了国土资源科技奖励信息管理系统,推荐书和附件材料由“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网络申报系统”导出打印,实现纸介质文档与电子文档完全一致;奖励评审由“科技奖励专家评审系统”完成,采用专家网上评审与会议评审相结合,实现了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网络推荐、网络评审、网上发布管理工作全流程的信息化。2007年对该系统进行了完善和优化,工作系统界面更加友好,更加方便。系统经过两年的试运行,在保证申报和评审,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2)增加项目答辩程序,保证评审质量。从今年开始,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研究决定对专业组初审推荐的一等奖项目进行会议答辩。19个入围项目参加了今年的答辩,主要完成人都非常认真地准备答辩的多媒体材料,认真地回答专家的提问。经奖励委员会投票表决,从初评的19个一等奖项目中评选出8个一等奖,严格控制获奖项目数量,保质保量。
(3)完善了专家库。在原有的近200人的专家的基础上,今年对专家在专业分布、年龄梯队和地区分布上,根据需要又进一步扩大了数量,补充了省厅基层单位的专家。今年奖励评审第一阶段的网评专家共106人,小组会评专家81人。今后还要针对国土资源科技领域需求,不断地补充优秀科技人才进入专家库,促进评审过程的科学化、规范化。
3. 进一步做好报奖材料的组织工作,严把形式审查关
奖励推荐书是专家评价成果的重要依据,材料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成果水平。部成果办每年接收报奖资料时,都会有部分申报材料不规范或不符合要求,为了减少给专家评审带来的困难,部成果办对推荐项目都要进行严格审查,如项目是否符合奖励范围和条件、推荐材料是否齐全和按规定填写等。今年有40多项不符合规定的推荐材料,如主要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员没有盖章和签字、技术评价证明没有附评审专家名单、项目成果没有提交报告及部分纸质材料与电子材料不符等。每个不符合要求的项目都要逐一通知推荐人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逾期不补正或经补正仍不符合要求的,不提交评审。今年共有5个项目没有提交评审,另外还有极个别项目在初审时被提出建议修改或缓评。因此,成果管理工作者要严格审查报奖资料,尽量做到报奖资料的完整,避免因材料出现问题而影响评奖。
4.宣传获奖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成果网”(http://kjcg.mlr.gov.cn),发布了自1979年以来获国家奖和1986年以来获部门奖的成果,方便了科研人员及相关单位查询获奖信息。通过编制年度《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报告》,进一步推广了国土资源各专业领域的科技成果,反映了部系统主要科技活动与科技创新、重要科技进展等。今后,我们还要有重点地跟踪已获奖的成果,突出宣传成果获奖以后的贡献及成果转化应用情况,更好地为国土资源事业服务。
5.科技奖励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国土资源部科技奖励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很多,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跟踪与宣传已获奖的成果、系统必要维护和优化等。
(1)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已经建立了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评价指标体系和一套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审方法,并在评审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针对国土资源各个研究领域的不同,项目在评价指标上仍然存在针对性不强、细化不够的地方。因此,为了完善奖励评价指标体系,我们开展了问卷调查,收回了95%的调查表,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在今后的奖励评审中拿出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2)开展对获奖项目的跟踪调查工作。2002年开展国土资源科技奖以来,已评出368项成果,加强对获奖项目的后续跟踪管理与研究是当前我们急需开展的一项工作,对获奖项目进行跟踪了解,有计划地开展对已获奖项目的应用情况、应用效果、市场竞争力的跟踪调查,能够有效地促进成果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和转化应用,发挥科技成果本身的价值。同时还可以对这些优秀成果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宣传,挖掘每个获奖成果本身具有的价值,力争解决当前科技成果只注重奖励,轻视转化应用的问题。
(3)奖励信息系统的维护和更新。2006和2007年的奖励申报推荐书全部由科技奖励申报系统上传并存储,管理员及评审专家可方便及时地查阅这两年的报奖材料,但2002至2005年的奖励申报书目前还是以纸质文件存储,为了对历史数据安全长期地保存,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数据库管理。另外还需要对专家库进一步完善,目前专家库只开发了单机版,不能满足专家信息的即时在线补充和更新,需要进行改造,增加网络填报和推荐,并设定基层单位科技管理机构登录的权限,审核新增专家填报的信息,实现专家资源共享。
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