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计分析  >> 地方成果统计区

2015大连市年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

    一、科技成果总体概况
    (一)、成果总量与类别
    2015年全市共登记科技成果127项,其中应用技术类成果仍然高居登记成果的榜首,共78项,占成果登记总量的61%,较2013年的比例下降10个百分点;基础理论类成果47项,占成果登记总量的37%,较2013年的比例上升14个百分点;软科学类成果2项,占成果登记总量的2%。(见图1)

                                                 

                                                                    图1  2015年三大类科技成果构成比例

    (二)、成果来源
    2015年登记的科技成果仍以各级财政支持的各类计划项目成果为主,其中地方计划项目成果44项,占成果总数的34.65%,居首位,较2013年的比例大幅上升。其后依次是国家计划项目成果30项,所占比例为23.62%;自选项目成果27项,所占比例为21.26%;部门计划项目成果10项,所占比例为7.87%;地方基金项目成果7项,所占比例为5.51%;部门基金项目成果3项,所占比例为2.36%,横向委托项目成果3项,所占比例为2.36%,;其他项目成果3项,所占比例为2.36%。(见图2)

                                                     

                                                                     图2  2015年科技成果来源情况(%)
                                                             (注:由于统计中课题来源为复选项,故各类课题来源的比例之和大于100%)

    (三)、成果完成单位
2015登记的科技成果中,企业完成32项(其中科研机构转制企业1项),大专院校、医疗机构、独立科研机构和其他成果依次为32项、40项、18项和5项,成果完成单位按成果数量百分比含量依次为:企业占25.20%,大专院校占25.20%,医疗机构占31.50%,独立科研机构占14.17%,其他占3.94%。(见图3)

                                                  

                                                                       图3  2015年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情况

    (四)、成果评价方式
    2015年科技成果评价方式呈现以鉴定、验收和机构评价方式并存的状态,登记成果中,由机构评价进行评价的成果数为44项,占34.65%;验收项目成果数为40项,占31.50%;鉴定项目成果数为32项,占25.20%。(见表1)
                                                                              1  2013-2015年科技成果评价方式构成

评价方式

2013

2015

成果数

构成%

成果数

构成%

鉴定

43

24.57

32

25.20

验收

40

22.86

40

31.50

评审

5

2.86

1

0.78

行业准入

1

0.57

1

0.78

评估

0

0

1

0.78

结题

20

11.43

8

6.30

机构评价

66

37.71

44

34.65


                                             注:2014年的成果数很少,不放到本年度的成果统计中。

    (五)、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2015年全市登记的科技成果中知识产权数共427个,其中发明专利数270个,实用新型专利数114个,外观设计专利数7个,软件著作权数12个,其他24个,已授权专利数264个。(见图4)

                                                        

                                                                                     图4  2015年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二、科技成果要素比较与分析
    (一)成果评价水平
根据我市2015年78项应用技术成果水平的分类统计,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10项,占12.82%;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24项,占30.77%;达到国内领先和国内先进水平的成果总共40项,占51.28%,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就有35项,占44.87%。(见图5)

                                                   

                                                                                    图5  2015年科技成果评价水平情况

    (二)成果完成人员
    我市2015年登记的科技成果完成人员共1098人。从单位性质分,大专院校、企业和医疗机构的科研人员占主体,在成果完成人员中,大专院校科研人员为263人,占登记总人数的23.95%;企业人员为323人,占登记总人数的29.42%;医疗机构成果完成人员为290人,占登记总人数的26.41%;独立科研机构成果完成人员为181人,占登记总人数的16.48%,其他机构成果完成人员为41人,占登记总人数的3.73%。(见图6)

                                                                     

                                                                                            图6  2015年科技成果完成人员情况
    
    从年龄结构看,成果完成人员以中青年为主。45岁以下的人员有704人,占登记总人数的64.12%,其中36-45岁的科研人员比例较往年大幅增加。(见表2)

科技成果完成人员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

2011

2012

2013

2015

35岁以下(含35岁)

33.6

36.1

34.50

23.77

36-45

32.2

33.2

34.38

40.35

46-55

26.96

24.57

23.79

28.51

56-65

5.43

5.27

6.06

6.10

65岁以上

1.79

0.89

1.28

1.28

合计

100

100

100

100


    从学历构成看,2015年登记的科技成果完成人员中博士研究生的比例较往年均有一定幅度的上升。(见表3) 

科技成果完成人员学历构成(%

学历结构

2011

2012

2013

2015

博士研究生

19.86

25.74

26.53

28.42

硕士研究生

27.51

29.23

28

28.05

大本

44.73

38.33

41.58

38.34

大专

6.66

6.02

3.32

4.37

中专

0.62

0.34

0.38

0.46

其他

0.62

0.34

0.19

0.36

合计

100

100

100

100


    从职称构成看,2015年正高职称和副高职称所占比例较往年均有大幅提高。(见表4)

科技成果完成人员职称构成(%

职称

2011

2012

2013

2015

院士

0.3

0.21

0

0.27

正高

24.74

24.02

23.34

26.50

副高

22.33

26.97

27.68

34.43

中级

36.46

35.18

33.80

28.96

初级

10.73

8.01

10.08

5.74

其他

5.43

5.61

5.10

4.10

合计

100

100

100

100


    (三)经费投入
    2015年科技成果登记中实际投入资金为83,543万元,其中:国家投入10,94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3.10%;部门投入834万元,占总投资的1.00%;地方投入1,79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2.14%;自有资金投入60,325万元,占总投资的72.21%;基金投入327万元,占总投资的0.39%;国外资金20万元,占总投资的0.02%;其他资金投入为9,307万元,占总投资的11.14%。
    按照成果完成单位属性统计,在全部登记科技成果经费投入中,企业登记成果的累计投入最高,2015年企业登记成果累计投入58,360万元,占总投入的83.58%;大专院校成果累计投入12,990万元,占总投入的8.24%;独立科研机构登记成果的累计投入11,601万元,占总投入的3.80%;医疗机构登记成果的累计投入214万元,占总投入的0.39%。(见表5)

5  2015年科技成果累计投入分布

完成单位类型

投入(万元)

构成(%)

企业

58,360

69.86

大专院校

12,990

15.55

独立科研机构

11,601

13.89

医疗机构

214

0.26

其他

378

0.45

合计

83,543

100

                                         注:科技成果的经费投入是指科研项目从立项到登记成果期间,该项目在研究、开发、应用和推广过程中实际投入的全部资金。                                                  由于科技成果从投入研究到成果登记要历时数年,且不同项目研究时间长短不一,这些数据仅反映某阶段研究成果投入,不                                                  反映当年的投入情况。
(四)所属高新技术领域分布
    2015年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主要分布在先进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这几个领域的应用技术成果占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53.84%,说明这几个领域在我市已具有一定产业规模,且发展态势良好,符合我市发展战略高技术产业的目标。我市将结合大连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实际,重点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医药、先进制造与智能控制、节能环保、新材料、现代农业与服务业、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领域,组织实施科技创新驱动重大专项。2015年全市登记的成果中,先进制造领域为19项,占24.36%,居首位。其后依次为新能源与节能领域为12项(15.38%)、电子信息领域11项(14.10%)、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领域7项(8.97%)、新材料领域7项(8.97%)、环境保护领域7项(8.97%)、现代农业领域6项(7.69%)、现代交通领域4项(5.13%)、地球、空间与海洋领域2项(2.56%)。(见图7)

                                                         

                                                                       图7  2015年科技成果所属高新技术领域分布情况(%)

    (五)成果技术转让情况
    据2015年登记数据统计,在127项成果中,已转化项目数为30项,自我转化效益项目数为16项。这些获得经济效益的成果共取得技术转让与许可收入434万元,其中,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收入354万元。
    (注:1.科技成果的技术转让收入是指非自我转化性质的技术转让,受让单位支付的全部技术转让费用。由于科技成果的技术转让可能历时数年,这些数据仅反映截止目前成果技术转让的累计收入情况,不反映当年的收入情况。2.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收入系指专利、著作权、商标、商业秘密等的技术转让收入。)
    三、科技成果分析与总结
    通过分析以上科技成果数据和图表,发现大连市2015年科技成果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成果评价方式中成果鉴定的成果数量较往年持续减少,分析原因为我市自2011年开始逐步取消成果鉴定工作,登记的科技成果中大部分应用技术类成果需要做成果鉴定,致使科技成果登记的成果数较往年减少;而评价机构方式中成果数所占比例持续增加,且评价机构成果中多选择以专利等知识产权形式进行成果登记,这将为我市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利条件。
    二是科技成果类别中基础理论类成果数量呈上升趋势,主要体现在医疗机构中,医疗机构的科研人员通过论文这种成果形式来进行成果登记,这将大力提高医疗机构的原始性创新水平,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人才科研活动跟踪与服务。论文需经文献检索机构出具论文检索证明才能完成成果登记,论文检索证明可以体现出论文的收录和被引用情况,从而间接体现出科技成果的先进性和创新性,为科技奖励的评审工作提供参考。
    三是没有将2014年的成果登记数据纳入到2015年的成果统计中,是因为大连市2014年度科技奖励申报工作尚未开展,致使2014年的科技成果登记项目数大幅减少,科技成果统计分析工作不能按照往年的形式进行。
    我市将加强对科技成果登记、统计的组织管理,进一步实现科技成果登记与管理的信息化,逐渐完善科技成果的评价方式,充分确立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主体地位,加快推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知识产权的成果转化,为大连市科技奖励做好成果推荐工作。

大连市科学技术局
2016年1月

WeChat 微信公众号
WeChat
Hotline 服务热线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