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计分析  >> 地方成果统计区

2009年度青海省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

    2009年度我省科技成果登记统计工作涵盖全省科技、农林牧、教育、医药卫生、交通、气象、地质、石油、冶金、机械、化工、轻工、食品加工、能源、信息软件等领域的14个厅局、3所大专院校及中科院所属科研院所、西宁市、海东、海北、海西、企业等共227个项目完成单位2466人(次)成果完成人。现将统计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1.成果总量
截止2009年10月31日,我省共登记各类科技成果227项,其中各厅、局级单位推荐登记的143项,占成果总数的62.99%;西宁市、海东地区、海北州、海西州推荐登记的19项(其中西宁市13项,海东地区3项,海北州2项,海西州1项),占成果总数的8.37%;中科院所属科研院所推荐登记的11项(其中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5项,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6项),占成果总数的4.85%;企业及其它部门推荐登记的54项(国有企业14项,其他私营企业40项),占总数的23.79%(见表一)。
                              表一:

各厅、局推荐

西宁市、海东地区、海北州科技局推荐

中科院所属科研院所推荐

企业及其他部门推荐

项目数

项目数

项目数

项目数

143

62.99

19

8.37

11

4.85

54

23.79


    2. 成果来源
    在2009年度登记的227项科技成果中,国家科技计划5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国家基础研究计划1项,政策引导类计划2项),占成果总数的2.20%;部门计划8项,占成果总数的3.53%;省级科技计划65项,占成果总数的28.64%;地方基金、横向委托计划各1项,各占成果总数的0.44%;自选项目84项,占成果总数的37%,其他项目63项,占成果总数的27.75%(见表二)。
                                               表二:

国家计划

部门计划

省级计划

地方基金、横向委托

自选项目

其他项目

项目数

项目数

项目数

项目数

项目数

项目数

5

2.20

8

3.53

65

28.64

2

0.88

84

37

63

27.75


    3. 成果类别
    227项科技成果项目中,应用技术成果207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91.2%;应用基础与基础理论成果5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2.2%;软科学成果15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6.6%(见表三)。
                           表三:

应用技术

应用基础

软科学

项目数

项目数

项目数

207

91.2

5

2.2

15

6.6


    4.成果评价方式 
    2009年度我省科技成果的评价方式仍然以鉴定为主,在登记的227项科技成果中,鉴定成果数为128项,占成果总数的56.4%;其次是以基础与软科学评审成果为主的项目17项,占成果总数的7.49%;以农业生物新品种和地方标准审定为主的行业准入项目68项,占成果总数的29.95%;计划内验收项目7项,占成果总数的3.08%;以知识产权形式为主的项目7项,占成果总数的3.08%。(见表四)。
                                        表四:

鉴定

评审

行业准入

验收

知识产权

项目数

项目数

项目数

项目数

项目数

128

56.4

17

7.49

68

29.95

7

3.08

7

3.08


    5.成果水平
    227项科技成果项目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成2项,占成果总数的0.88%;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13项,占成果总数的5.72%;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成果72项,占成果总数的31.7%,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成果64项,占成果总数的28.2%;国内一般水平的成果76项,占成果总数的33.5%(见表五)。
                                                           表五:

国际领先

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

国内先进

国内一般水平

项目数

项目数

项目数

项目数

项目数

2

0.88

13

5.72

72

31.7

64

28.2

76

33.5


    6.成果完成单
    企业与独立科研机构是成果完成的主体。在2009年度统计的227项科研成果中,由企业完成的成果59项(其中科研转制型企业完成的12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26%;独立科研机构完成的45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19.8%;由其他单位完成的63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27.8%;大专院校15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6.6%;由医疗机构完成的45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19.8%(见表六)。
                                                        表六:

独立科研机构

大专院校

企业

医疗机构

其他

 

其中:科研转制型企业

项目数

 

项目数

 

项目数

 

项目数

 

 

项目数

 

项目数

 

45

19.8

15

6.6

59

26

12

5.3

45

19.8

63

27.8


    7.成果完成人员
    2009年度登记的227项科技成果中,参与项目研究的科研人员共2466人(次)。经对其单位属性、文化程度、年龄结构、技术职称方面的统计表明:其他机构科研人员、企业及独立科研机构人员是研究的主体,分别为680、577和97人(次),其次是大专院校为124人(次),医疗机构514人(次)。 
从学历结构来看,本科与大专学历者为主要科研力量(1895人次),占76.8%;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为425人(次),占17.2%,比上年略有下降;中专以下学历146人(次),占5.9%(见表七)。
                                                           表七:

 

项目名称

合计

独立科研机构

大专院校

企业

其中:科研机构转制型企业

医疗机械

其他

成果完成人文化程度(人次)

博士研究生

137

70

15

27

3

7

18

硕士研究生

288

91

29

49

8

50

69

大本

1518

322

74

349

70

391

382

大专

377

57

6

126

14

50

138

中专

133

26

 

21

2

16

70

其他

13

5

 

5

 

 

3

合计(人次)

2466

571

124

577

97

514

680


    从年龄结构来看,科研人员以中青年为主。5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2379人次,占96.47%,其中3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为668人(次),36-45岁之间的科研人员为1132人(次),46-55岁之间的科研人员为597人(次),56岁以上69人(次),只占科研人员总数的2.8%(见表八)。
                                                                    表八:

 

项目名称

合计

独立科研机构

大专院校

企业

其中:科研机构转制型企业

医疗机械

其他

成果完成人年龄结构(人次)

35岁以下

668

169

38

182

34

139

140

3645

1132

246

63

258

48

242

323

4655

597

133

16

112

13

122

214

5665

61

22

7

20

2

9

3

65岁以上

8

1

 

5

 

2

 

合计(人次)

2466

571

124

577

97

514

680


    从技术职称构成来看,具备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科研人员为2082人(次),达到84.5%,占据了科研人员的主要比例,其次是初级职称以下者为334人(次),占13.5%(见表九)。
                                                             表九:

 

项目名称

合计

独立科研机构

大专院校

企业

其中:科研机构转制型企业

医疗机械

其他

成果完成人技术职称(人次)

院士

3

2

 

1

 

 

 

正高

359

94

36

79

21

104

46

副高

754

188

38

145

20

174

209

中级

966

199

37

229

31

178

323

初级

334

71

5

113

22

58

87

其他

50

17

8

10

3

0

15

合计(人次)

2466

571

124

577

97

514

680


    8.经费投入
    227项登记成果的经费总投入为40439万元(见表十)。其中国家投入为1676万元,占总投入的4.2%;部门投入1712万元,占总投入的4.24%;地方科技部门投入为2664万元,占总投入的6.6%;自有资金23112万元,占总投入的57.2%;其他投入为11175万元,占总投入的27.8%。按投资去向来看,独立科研机构4706万元,占总投资额的11.7%;大专院校1259万元,占总投资额的3.12%;企业31294万元(其中科研转制型企业占117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77.4%;医疗机构2662万元,占总投资额的6.6%;其它部门2418万元,占总投资额的6%。(见表十)。
                                                          表十:

 

经费实际投入额:万元

 

合计

独立科研机构

大专院校

 

企业

其中:科研机构转制企业

医疗机构

 

其他

40349

4706

1259

31294

1170

8

45

国家投入

1676

1284

8

176

0

15

193

部门投入

1712

80

0

736

0

59

837

地方投入

2664

1138

153

721

173

62

590

基金投入

 

 

 

 

 

 

 

自有资金

23122

1187

678

20366

942

428

463

其他

11175

1017

420

9295

55

108

335


    9.标准及知识产权情况
2008年度登记的227项成果中,以地方标准为主体现的成果有64项,占成果登记总数的28.2%;获得授权专利项目23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10.1%;申请并已授理专利项目7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二、应用技术成果
    1.成果属性
    207项应用技术成果中,属于原始性创新的成果122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58.94%,属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的创新成果16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7.73%,属于国内二次技术开发项目69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33.33%(见表十一)。
                                                表十一:

原始性创新

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国内二次技术开发

项目数

项目数

项目数

122

58.94

16

7.73

69

33.33


    2.成果水平
    在207项应用技术成果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1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0.48%;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11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5.32%;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成果66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31.88%;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成果53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25.60%;国内一般水平的成果76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36.72%(见表十二)。
                                         表十二:

国际领先

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

国内先进

国内一般水平

项目数

项目数

项目数

项目数

项目数

1

0.48

11

5.32

66

31.88

53

25.60

76

36.72


    3.成果所处阶段
对207项应用技术成果的完成阶段进行分类统计表明:处于成熟应用阶段的成果159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76.81%;处于中试、样机阶段的中期阶段成果30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14.49%;处于实验室、小试阶段的初期阶段成果18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8.7%(见表十三)。
                                                     表十三: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项目数

项目数

项目数

18

8.7

30

14.49

159

76.81


    4.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在207项应用技术成果中,有152项属于高新技术成果,分布在8个高新技术领域内,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73.42%。其中电子信息占2.63%,光机电一体化占2.63%,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占17.11%,新材料占7.89%,新能源与高效节能占5.92%,环境保护占1.97%,地球、空间与海洋占4.61%,农业技术占57.24%(见表十四)。
                                                             表十四:

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项目数

占高新技术成果比例(%)

电子信息

4

2.63

光机电一体化

4

2.63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

26

17.11

新材料

12

7.89

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9

5.92

环境保护

3

1.97

地球、空间与海洋

7

4.61

农业

87

57.24

 

207

100.00


    5.成果行业分布
    207项应用技术成果分布在13个应用行业中,按产业分布进行分类统计表明:属第一产业即农林牧渔水业96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比例为46.38%;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共30项,占应用技术成果的比例为14.49%;第三产业包括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类共81项,占应用技术成果的比例为39.13%(见表十五)。
                                                表十五:

产业

项目数(项)

所占应用技术比例(%)

第一产业

96

46.38

农林牧渔水业

96

46.38

第二产业

30

14.49

采矿业

8

3.87

制造业

16

7.72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6

2.90

第三产业

81

39.13 

建筑业

7

3.3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7

3.38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

0.48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8

3.8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

1.45

住宿、其他服务业

3

1.45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51

24.6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

0.48

合计

207

100


    6.应用情况
    在207项应用技术成果中,已投入实际应用的成果191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92.27%;未应用的成果16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7.73%(见表十六)。
                                                           表十六:

已应用技术

未应用技术

项目数

应用率(%)

项目数

占应用成果的比例(%)

191

92.27

16

7.73


    对16项未应用成果的未应用原因进行统计表明:由于缺乏资金造成未应用的成果5项,占未应用原因的31.25%;由于技术问题造成未应用的成果7项,占43.75%;由于市场问题造成未应用的成果3项,占18.75%;由于政策因素造成未应用的成果1项,占6.25%。(见表十七)。
                                                               表十七:

缺乏资金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政策因素

项目数

项目数

项目数

项目数

5

31.25

7

43.75

3

18.75

1

6.25


    7. 经济效益
    在207项已应用的科技成果项目中,实际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为20项,累计净利润为103502万元,实交税金15368万元,节约资金26588万元,出口创汇70万元。(见表十八)。
                                表十八:

经济效益情况(万元)

项目数

净利润

实交税金

节约资金

出口创汇

累计值

20

103502

15368

26588

70

平均单项值

5175

768

1329


    三、应用基础及基础理论成果
    从成果的来源、评价方式及水平统计显示:2009年度登记的227项科技成果中应用基础及基础理论成果5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2.2%。其中国家基础研究计划2项,青海省卫生厅1项,自选项目2项;5项应用基础及基础理论成果的评价方式均以评审为主;成果的水平分别为国际领先1项、国际先进1项,国内领先1项和国内先进水平2项。
    四、软科学成果
    2009年度登记的227项科技成果中软科学成果15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6.6%。对15项软科学成果的立项、评价、水平、所处领域及产业分部进行统计显示:独立机构、院校、企业共10项,青海省卫生厅计划3项,自选课题2项;15项软科学成果的评价方式均为评审;15项成果的水平分别为:国际先进1项,国内领先5项和国内先进水平9项;15项软科学成果均属于社会领域,并均属于第三产业。
    五、结论
    从2009年度科技成果统计情况来看,登记成果总量比上年度有所增加,上升了1.1个百分点,并且成果整体水平比上年度略有上升,其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的成果占成果总量的66.52%,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以上的成果占成果总量的38.3%,比上年度有所下降。由企业和科研院所完成的科研成果占成果总量的45.81%,比上年度减少了2个百分点。科技成果鉴定仍然是我省科技成果评价的主要方式,占成果总量的56.39%,其次是以地方标准、农业生物新品种和以知识产权为主的行业准入成果、应用基础与软科学成果的评审以及计划内验收项目为主的成果占总量的45.61%。在科研经费的筹措方面以企业自筹为主,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的盐湖资源、冶金及制造、石油天然气和其他企业的轻工产品开发、加工与研究方面。从课题来源的统计情况看,计划内即国家计划及省、部计划项目占成果总数的34.3%,比上年度下降了6.67个百分点,自选课题及其它计划外项目占成果总数的63.7%。应用技术成果占登记成果总数的91.19%,比上年度下降了4.42个百分点,分布在以农林牧渔水及医药卫生等12个应用行业中。进行分类统计表明,属第一产业的成果占应用技术成果的比例为46.37%,比上年度上升了6.5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成果占应用技术成果的比例为14.49%,第三产业的成果占应用技术成果的比例为39.13%;处于成熟应用阶段的成果比上年下降了1.94个百分点,占应用技术成果的比例为70%,处于初期实验室及小试、中试阶段的成果占应用技术成果的比例为30%。
    从成果的应用情况来看,207项应用技术成果中已投入应用的成果191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92.27%,比上年度增加了6.42个百分点;未应用成果16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7.73%;从成果的应用和经济效益统计情况来看,207项应用技术成果中有191项科研成果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应用率为92.27%,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20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8.81%,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9.67%,占已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10.47%。经对20项已产生经济效益项目的净利润、实交税金分别进行统计的结果为103502万元、15368万元,出口创汇70万元,节约资金26588万元,并且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部门。
根据对我省科技成果项目完成人员基本情况统计的数据显示,2009年度我省从事各类科技成果研究的人员共2466人(次),其中84.5%以上的科技成果完成人员为中级以上技术职称;35岁以下和36-45岁两个年龄段的成果完成人员所占比例高达73%,其次是46-55岁的成果完成人员约占24.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科研人员约占94%,其中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科研人员达到78%以上。由此可见,本年度我省科研工作的主体力量仍是具有较高技术职称和学历的中青年科技人员。
    在已登记的科技成果中,原始性创新成果数量增多,占登记成果总数的53.74%;获授权专利成果7项,授理专利成果23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13.22%,表明我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已注重原始性创新成果的研发及知识产权的保护。

WeChat 微信公众号
WeChat
Hotline 服务热线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