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广州市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
2018年度广州市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
2018年广州市审核通过并入库的科技成果有1051项,为历史新高。现从科技成果总体情况、完成单位、应用情况和完成人四方面进行分析。
一、科技成果增长平稳且理论成果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
2018年,广州市科技成果登记审核入库1051项,同比增长1.4%(见图1)。
图1  登记入库的科技成果登记近三年情况(项)
1051项科技成果中,有894项成果是来源于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的,占比85.1,增幅为0.8%;有798项、186项、67项分别为应用技术、基础理论、软科学类科技成果,分别占全部成果的75.9%、17.7%、6.4%,其中应用技术类成果同比减少4.6%;基础理论成果和软科学成果都有一定的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1.2%和4%。我市登记入库的理论研究成果比重首次从个位数增长到双位数,表明我市前沿性研究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表1  广州市科技成果登记总体情况表(单位:项)                                               
| 项目 
 年份 | 应用技术成果 | 基础理论成果 | 软科学成果 | 合计 | 
| 2016年 | 678 | 64 | 10 | 752 | 
| 2017年 | 943 | 68 | 25 | 1036 | 
| 2018年 | 798 | 186 | 67 | 1051 | 
1051项科技成果中,拥有知识产权3653项,其中受理的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占全部知识产权的88.2%(见图2)。
图2  2018年登记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分布图
二、应用技术成果水平较高。
在1051项科技成果中,有798项为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占全部成果的75.9%,同比减少15%。应用技术成果中为原始性创新成果的有612项,占比为76.7%;国内技术二次开发和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成果分别有120项和66项。
表2 
近三年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属性分布表(单位:项)                                         
| 类型 年份 | 原始性创新 | 国内技术 二次开发 | 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创新 | 合计 | 
| 2016年 | 542 | 95 | 41 | 678 | 
| 2017年 | 758 | 114 | 70 | 942 | 
| 2018年 | 612 | 120 | 66 | 798 | 
图3  2018年登记的成果属性分布图
从成果水平来看,798项应用技术成果中有625项进行了评价,占比78.3%,同比增加25.9%。其中达到国际领先28项、国际先进87项、国内领先270项、国内先进156项,国内一般84项。处于国内领先及以上水平的成果占全部评价成果的86.6%,反映我市应用技术研究水平较高。
图4  2018年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水平分布图
三、企业成为科技成果的开发与拥有主体。
在1051项科技成果中,有444项成果是由企业完成的,占全部登记成果的42.2%,同比下降32.1%。同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科技成果都有大幅度提升,分别同比增长12.6%、10.5%、6.9%(见图5和表3)。
图5  2018年登记的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分布图
表3  近三年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构成表(单位:项)
|  类型 年份 | 独立科研机构 | 大专院校 | 企业 | 医疗机构 | 其他 | 合计 | 
| 2016年 | 96 | 71 | 501 | 57 | 27 | 752 | 
| 2017年 | 77 | 96 | 770 | 73 | 20 | 1036 | 
| 2018年 | 210 | 208 | 444 | 146 | 43 | 1051 | 
四、应用技术成果的应用行业集中度高。
798项应用技术科技成果中,主要分布应用在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等16个行业,支撑着广州市各行业的发展。制造业最多,有164项,占比为20.6%;其次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分别为138项、113项、104项,占比分别为17.3%、14.2%、13%。
表4  2017年登记的应用成果行业应用分布表(单位:项)
|        机构 
 行业分布 | 合计 | 独立科研机构 | 大专院校 | 企业 | 医疗机构 | 其他 | 
| 农、林、牧、渔业 | 113 | 56 | 25 | 31 | 0 | 1 | 
| 采矿业 | 1 | 0 | 0 | 1 | 0 | 0 | 
| 制造业 | 164 | 20 | 20 | 120 | 0 | 4 |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4 | 1 | 3 | 10 | 0 | 0 | 
| 建筑业 | 91 | 0 | 6 | 82 | 0 | 3 | 
| 批发和零售业 | 5 | 0 | 0 | 4 | 1 | 0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1 | 2 | 2 | 16 | 0 | 1 | 
| 住宿和餐饮业 | 3 | 0 | 0 | 3 | 0 | 0 |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85 | 3 | 14 | 67 | 0 | 1 | 
| 金融业 | 5 | 0 | 0 | 5 | 0 | 0 | 
| 房地产业 | 0 | 0 | 0 | 0 | 0 | 0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0 | 0 | 0 | 0 | 0 | 0 |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38 | 47 | 19 | 55 | 12 | 5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30 | 9 | 1 | 18 | 0 | 2 |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0 | 0 | 0 | 0 | 0 | 0 | 
| 教育 | 6 | 0 | 1 | 4 | 0 | 1 |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04 | 4 | 15 | 12 | 72 | 1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9 | 1 | 3 | 3 | 0 | 2 |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8 | 0 | 0 | 2 | 0 | 6 | 
| 国际组织 | 0 | 0 | 0 | 0 | 0 | 0 | 
                                               
五、原创性应用技术成果产业化程度高。
2018年,612项原创性应用技术成果中,有523项原创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比重达到85.5%(见表5)。此外,有103项应用技术成果未应用,登记数量用情况来看,近三主要原因是技术成熟度不足及其他(见图6)。
表5  近三年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产业化情况表(单位:项)                                              
| 年份 应用类别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 产业化应用项目 | 310 | 483 | 289 | 
| 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项目 | 231 | 327 | 234 | 
| 试用项目 | 65 | 88 | 170 | 
| 应用后停用项目 | 1 | 1 | 2 | 
| 未应用项目 | 71 | 43 | 103 | 
| 合计 | 678 | 942 | 798 | 
图6 2018年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未应用原因分布图
六、中青年科技人员仍为创新中坚力量。
1051项科技成果的完成人共有10847人。从文化程度与职称来看,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研发人员是成果完成的主力军,占全部完成人员的95%(见表6)。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有7372人,占全部人员的68%(见图7)。从年龄结构来看,45岁以下科技工作人员8274名,占比为,76.3%,表明中青年科技人员是我市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见图8)。
表6  近三年登记的科技成果完成人学历分布表(单位:人)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