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中科评价中心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
一、科技成果登记基本情况
1.成果总量构成
2019年,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登记的科技成果共有33项,均为应用技术成果奖项。
从成果完成分布单位来看,企业成果登记20项,独立科研机构登记12项,大专院校1项。从成果登记方式看,2019年部门登记科技成果的评价方式较整齐,均为机构评价项目。
2.成果完成人员
2019 年,登记的科技成果完成人员共486人。从人员单位性质看,来自独立研究机构的人数最多(257人),占总人数的53%。
从年龄结构来看,今年成果完成人员分布较均衡,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下(含45岁)这个年龄段人数居多,为228人,占人员总数的47%;其次是46-55岁,分别为152人,占人员总数的31.2%;56-65岁和65岁以上两个年龄段人员较少,共106人,仅占人员总数的21.8%。
从学历构成来看,拥有本科学历的登记人员仍居主体,共172人,占登记人员总数的35.4%;大专和硕士学历人员为59和133人,分占12.1%和27.4%。博士研究生人数100人,比上年增加了53人,中专和其他学历人员较少,占登记人员总数的比例依次为1.2%和3.3%。
从技术职称来看,今年最大的特点是有一名院士参与成果登记,这是历年来第二次。从分项数据看,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人数最多,为205人,占登记人员总数的42.2%;副高人数为137人,占比28.2%其他人数为153人,占比31.5%;具有正高、中级和初级职称的人数依次为112、9和22人。
3.成果来源
2019年,成果来源较整齐,33个项目均来为自选课题。
4.成果所处阶段
从统计数据来看,2019年,成果所处阶段仍然较集中,33个项目均是成熟应用阶段成果。
5.成果评价水平
根据对2019年33项应用技术成果水平的分类统计,部门登记的科技成果总体评价水平与去年相比有所提高。其中,具有国际先进的成果最多,共21项,占部门成果总量的63.6%,;国内领先和国际领先的成果也分别达到了7项和5项。
6.成果分布
在所属高新技术领域中,2019年,现代农业领域成果数最多,共16项,占成果总数的48.5%;其次成果应用行业是农、林、牧、渔业领域,共17项成果,占成果总数的51.5%。
各行业详细分布如下表所示。
二、科技成果整体情况分析
1、企业继续引领科技创新。近几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逐渐增强。2019年科技成果延续了近几年趋势,主体仍集中在企业,登记数量占总量的57.6%。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预计未来企业仍将是科技创新主体,创新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2、科技成果应用分布逐渐扩大。科技成果应用行业范围有逐渐扩大趋势。2019年,科技成果虽然继续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农、林、牧、渔业,电力和卫生等四个行业,但范围较上年继续扩大。同时,其他行业分布范围也有所扩大。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两个领域实现零的突破,电力生产、卫生和社会工作、采矿业以及建筑业成果应用数均超过去年。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各行各业对科技需求的增加,预计科技成果应用分布范围会继续扩大。
3、成果完成人员整体素质较高。2019年,可喜的是,科技成果完成人员中,又出现了一名院士,这也是近年来完成人员最高职称,说明成果完成人员专业素养大幅提高。从学历看,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研究人员占到了七成以上(83.8%),并有继续提高趋势。从年龄结构看,科研工作者年龄分布比较均衡,特别是中青年科研人员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45岁以下的青年研究人员占比(46.9%),反映出未来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潜力巨大。
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