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然资源部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
2019年,自然资源部登记科技成果552项,其中74项为保密项目,2019年登记总数比上年度增加了9.5%。本年度科技成果登记项目涉及32个部直属单位(包括地调局下属18个单位)、27个省(区、市)自然资源厅(局)及所属单位、以及多个系统外单位(含7所以上高校)。
(一)成果来源
2019年登记的科技成果以部门计划为主,共计133项,占登记总数的27.8%,比2018年减少35项。地方计划122项,占登记总数的25.5%,比2018年增加42项。国家科技计划7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际科技合作专项1项),占登记总数的15.5%,比2018年减少7项。基金资助科技成果(除国家基金以外的部门基金、地方基金、民间基金)58项,占登记总数的12.1%,比2018年增加20项。其他科技成果(包括国际合作、横向委托和自选等)91项,占登记总数的19.0%,比2018年增加8项。(见图1-1、1-2)。
图1-2 2015~2019年登记科技成果统计分布
(二)成果类别
2019年登记科技成果按照成果类别划分可分为应用技术类、软科学类和基础理论类三种,其中,应用技术成果345项,占登记总数的72.2%,比2018年增加83项。基础理论成果99项,占登记总数的20.7%,比2018年减少14项。软科学成果34项,占登记总数的7.1%,比2018年减少41项。(见图1-3)。
(三)成果评价方式
2019年登记的科技成果中,评价方式主要以验收项目为主,共319项,评审项目数64项,鉴定项目数50项,其他评价方式45项。今后,科技成果评价将更多地通过市场来检验,第三方评价等方式将逐步增多(见图1-4)。
(四)成果评价水平
2019年登记的345项应用技术类成果中,水平达到国际领先的成果11项,占3.2%;达到国际先进的成果26项,占7.5%;达到国内领先的成果91项,占26.4%;达到国内先进的成果77项,占22.3%;达到水平一般的成果7项,占2.0%;未评价的成果133项,占38.6%。(见图1-5)。
(五)成果完成单位
2019年登记科技成果按照第一完成单位统计,省(区、市)自然资源厅(局)及所属单位406项,占登记总数的73.6%,比2018增加88项。部直属单位100项,占登记总数的18.1%,比2018减少34项。2019院校36项,占登记总数的6.5%,比2018减少16项。其他10项,占登记总数的1.8%,比2018增加10项。(见表1-1)。
表1-1 2019年登记科技成果第一完成单位情况
|
完成单位 |
成果数 |
% |
备注 |
|
|
省(区、市)自然资源厅(局) |
406 |
73.6 |
涉及27省(区、市)自然资源厅(局)及下属单位 |
|
|
部直属单位 |
中国地质调查局 |
62 |
11.2 |
涉及地调局及所属18个单位 |
|
部其它直属单位 |
38 |
6.9 |
包括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自然资源部土地科技创新中心)、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等14个单位 |
|
|
院校 |
36 |
6.5 |
包括成都理工大学、河北地质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农业大学、其他等8所院校 |
|
|
其它 |
10 |
1.8 |
主要包括冶金、煤炭、有色、石油、测绘、计算机等行业及相关公司 |
|
|
合 计 |
552 |
100 |
|
|
今年在我部登记科技成果较多的单位分别为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35项)、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31项)、江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16项)、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东南地质大队(14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4项)、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13项)、浙江省自然资源监测中心(12项)、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10项)。
(六)成果完成人员
2019年,从科技成果完成人员的年龄结构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年龄段:35岁以下(含35岁),占比36.1%;36~45岁,占比33.1%;46~55岁,占比21.1%。(见图1-6)。
|
|
<=35岁 |
36~45岁 |
46~55岁 |
56~65岁 |
>=65 |
|
2015年 |
36.6% |
26.4% |
29.0% |
6.6% |
1.4% |
|
2016年 |
39.0% |
25.7% |
27.5% |
5.7% |
2.0% |
|
2017年 |
35.5% |
31.7% |
24.2% |
7.5% |
1.0% |
|
2018年 |
35.8% |
31.4% |
24.4% |
7.1% |
1.2% |
|
2019年 |
36.1% |
33.1% |
21.1% |
8.8% |
0.8% |
图1-6 2015~2019年科技成果完成人员年龄结构(%)
2019年,从学历构成看,科技成果完成人员主要集中在:硕士研究生,占比38.3%;本科,占比35.9%;博士研究生,占比22.1%。(见图1-7)。
2019年,从职称构成看,主要集中在:中级,占比33.5%;副高,占比32.3%;正高,占比22.4%。(见图1-8)。
图1-8 2015~2019年科技成果完成人员职称结构(%)
(七)成果应用情况
登记的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中,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项目数的科技成果保持着较高的比例,为152项,占41.8%;产业化应用项目数项目为89项,占24.5%;未应用项目数项目为68项,占18.7%;试用项目数项目为35项,占9.6%;已转化项目数项目为19项,占5.2%;应用后停用项目数项目为1项,占0.3%(见图1-9)。从总体上看,成果未应用的主要原因是管理问题和政策因素,分别占41.5%和20.0%;其次是技术问题、市场问题和资金问题,分别占18.5%、10.8%和9.2%。
从稳定应用成果在各单位应用技术成果登记中所占比例来看,独立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业、其他单位分别为16.5%、42.9%、47.6%、24.6%,稳定应用成果比重均比较高。其次为小批量应用项目,分别为53.6%、42.9%、31.0%、41.9%。再次为试用项目,分别为9.3%、0.0%、2.4%、13.1%。(见图1-10)。
(八)成果转化情况
从成果转移途径来看,通过协议定价方式转化的成果35项,占42.7%;通过其他方式转化的成果24项,占29.3%;通过挂牌交易方式转化的成果20项,占24.4%;通过技术拍卖方式转化的成果3项,占3.7%(见图1-11)。
从转化成果获得的政府支持情况来看:32项成果纳入政府计划,占43.8%;19项成果没有支持,占26.0%;12项成果得到转化财政经费支持,占16.4%;5项成果进入政府采购,占6.8%;3项成果军民融合,占4.1%;2项成果享受政府税收优惠,占2.7%(见图1-12)。
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