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
2020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共登记科技成果353项,比上年增长11.36%,《2020年度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由成果来源、成果完成单位、成果完成人员、成果类别、成果评价方式、知识产权、成果水平、经费收入等八个部分组成,从不同角度展示2020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登记科技成果的各方面情况,体现我区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和科技工作者在各条战线取得的科研成绩。
1.成果来源
2020年度登记的科技成果仍以各级财政支持的各类计划项目成果为主,来源于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的成果181项,占成果登记总数的51.15%;地方基金25项,占7.02%;国际合作3项,占0.84%;自选项目26项,占7.26%;其它项目118项,占32.87%。各级计划项目中,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00项,占成果登记总数的28.33%;部门计划9项,占2.54%;地方计划72项,占20.28%;。见图1:
(1)科技计划项目成果完成单位分布
据统计,各级科技计划项目成果完成单位分布主要集中在医疗机构、独立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企业,其中,医疗机构完成的成果所占比最高,为28.18%;其次是独立科研机构,为26.52%;再次是大专院校,为18.78%;企业为11.60%。见图2:
(1)自选类项目成果的完成单位分布
自选类项目成果主要来自企业,占88.46%,医疗机构、独立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所占比例较低。
2.成果完成单位
2020年度登记的353项科技成果中,由企业完成110项,占31.16%;独立科研机构完成77项,占成果总数的21.81%;医疗机构完成72项,占20.40%;大专院校完成53项,占15.01%;其它单位完成41项,占11.61%。见图3:
从统计结果看,企业、独立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是科研开发的主体(三者之和约占73.37%)。
3.成果完成人员
(1)2020年度登记的科技成果涉及到的完成人员共3973人次,比上年增长11.85%。从单位属性看,企业科技成果完成人员为1414人,占完成人员总数的35.59%;独立科研机构成果完成人员为815人次,占登记总数的20.51%;医疗机构成果完成人员为657人,占登记总数的16.54%;大专院校成果完成人员分别为483人,占登记总数的12.16%;其它人员为604人,占登记总数的15.20%。可见,企业和独立科研机构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体。见图4:
从年龄结构看,2020年登记的科技成果完成人员中,中青年是科技成果研究人员的主体,5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为3600人次,占全部登记成果完成人总数的90.61%。见表1:
表1:2013-2020年科技成果完成人员年龄结构(%)
(2)从学历构成看,2020年登记的科技成果完成人员中,博士研究生为718人次,占全部人次的18.07%;硕士研究生为1510人次,占38.01%;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人员1745人次,占43.92%(见图5)。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比例略有下降趋势,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人员呈上升趋势。见表2:
表2: 2013-2020年科技成果完成人员学历构成(%)
| 学历构成 | 博士研究生 | 硕士研究生 | 本科 | 大专 | 中专 | 其他 | 
| 2013年 | 13.72 | 27.60 | 51.77 | 6.02 | 0.55 | 0.34 | 
| 2014年 | 14.05 | 31.69 | 47.11 | 5.94 | 0.90 | 0.31 | 
| 2015年 | 12.95 | 33.48 | 45.87 | 6.24 | 1.00 | 0.47 | 
| 2016年 | 13.50 | 34.89 | 44.19 | 4.91 | 0.51 | 2.00 | 
| 2017年 | 12.03 | 35.01 | 47.61 | 4.53 | 0.62 | 0.20 | 
| 2018年 | 16.59 | 35.04 | 42.47 | 5.05 | 0.40 | 0.45 | 
| 2019年 | 19.34 | 40.09 | 37.50 | 2.65 | 0.25 | 0.17 | 
| 2020年 | 18.07 | 38.01 | 39.74 | 3.25 | 0.48 | 0.45 | 
(3)从职称构成来看,具备正高、副高、中级职称的研究人员仍保持较高的比例。与历年相较,各级职称人员构成有增有减,副高级职称有所递增,院士、正高级、中级、初级职称所占比例则有所递减。见表3:
表3:2013-2020年科技成果完成人员职称构成(%)
| 职称构成 | 院士 | 正高 | 副高 | 中级 | 初级 | 其他 | 
| 2013年 | 0.03 | 22.02 | 30.82 | 34.20 | 8.17 | 4.77 | 
| 2014年 | 0.03 | 22.87 | 28.20 | 32.50 | 9.41 | 6.99 | 
| 2015年 | 0.66 | 17.50 | 30.85 | 37.30 | 7.17 | 11.33 | 
| 2016年 | 0.08 | 17.35 | 29.12 | 37.09 | 8.75 | 7.61 | 
| 2017年 | 0 | 15.81 | 32.52 | 31.32 | 10.33 | 10.02 | 
| 2018年 | 0.06 | 19.48 | 31.70 | 35.47 | 5.61 | 7.68 | 
| 2019年 | 0.06 | 20.19 | 32.43 | 34.09 | 6.56 | 6.67 | 
| 2020年 | 0.05 | 17.59 | 35.64 | 33.07 | 5.79 | 7.85 | 
4. 成果类别
在2020年度登记的353项科技成果中,应用技术成果261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73.94%;基础理论成果81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22.95%;软科学成果11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3.12%。应用技术类成果数量远远超过另外两类成果。见图6:
从上述数据来看,登记的成果中以应用技术类成果为主,说明了科技成果的工作重心正有序向实效性、应用性方向倾斜,更加注重和突出科技成果所能产生的实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加务求实效,这将有力推进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迅速发展。
5.成果评价方式
2020年度科技成果评价方式呈现以验收、机构评价、结题和鉴定(2018年之前科技成果登记的来源主要是自治区科技成果管理办公室组织的行业专家的鉴定、自治区相关厅局的新产品鉴定及直接登记的成果。自2018年起,自治区的科技成果直接登记的范围扩大,自治区科技成果管理办公室不再组织成果鉴定工作,登记成果的来源主要为直接登记、自治区相关厅局的新产品鉴定和社会化评价机构组织评价的成果。)为主的格局,其他评价方式并存的方式,其中,验收181项,占51.27%;机构评价108项,占30.59%;结题41项,占11.61%;鉴定19项,占5.38%;评估、评审和行业准入评价方式的成果所占比例很低。见表4:
表4: 2013—2020年度科技成果评价方式构成情况(单位:项)
|       年度方式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 鉴定 | 183 | 157 | 158 | 136 | 153 | 14 | 28 | 19 | 
| 验收 | 6 | 36 | 24 | 3 | 2 | 141 | 137 | 181 | 
| 评审 | 33 | 17 | 12 | 10 | 25 | 1 | 3 | 2 | 
| 行业准入 | 
 | 
 | 
 | 1 | 2 | 12 | 5 | 
 | 
| 评估 | 
 | 
 | 
 | 
 | 3 | 19 | 22 | 2 | 
| 机构评价 | 
 | 
 | 
 | 29 | 52 | 99 | 86 | 108 | 
| 结题 | 
 | 
 | 
 | 3 | 3 | 24 | 36 | 41 | 
| 其它 | 30 | 33 | 2 | 
 | 
 | 
 | 
 | 
 | 
| 合计 | 252 | 243 | 196 | 182 | 240 | 310 | 317 | 353 | 
6.知识产权情况
2020年度登记的科技成果中,共获得382项知识产权(包含已授权和已受理),其中已授权专利数为247项。382项知识产权中,以企业和独立科研机构所占比重大,两者之和达到83.77%;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为主,两者之和达到68.59%。
7. 成果水平
在2020年度登记的353项科技成果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16项,占登记总数的4.53%;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19项,占5.38%;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成果10项,占2.83%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成果5项,占1.42%;未评价成果水平的成果208项,占58.92%。其中未评价成果水平的成果比例最高。见表5:
表5:2013-2020年度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水平构成比例(%)
|   年度 水平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 国际领先 | 3.89 | 2.85 | 3.19 | 3.85 | 6.22 | 3.83 | 8.2 | 4.53 | 
| 国际先进 | 12.45 | 11.38 | 14.09 | 13.74 | 14.52 | 6.07 | 11.04 | 5.38 | 
| 国内领先 | 39.69 | 36.59 | 35.91 | 31.32 | 37.34 | 8.63 | 14.83 | 2.83 | 
| 国内先进 | 19.84 | 19.51 | 11.36 | 21.98 | 17.01 | 2.56 | 2.84 | 1.42 | 
| 国内一般 | 4.28 | 1.22 | 2.27 | 3.30 | 1.66 | 0.96 | 0 | 0.85 | 
| 未评价 | 
 | 
 | 
 | 
 | 
 | 58.47 | 37.85 | 58.92 | 
8. 经费收入
(1)2020年353项科技成果自我转化效益合计收入3764848万元。其中,净利润1523969万元,占收入总额的40.48%;实交税金138618万元,占收入总额的3.68%;出口创汇2019万元,占收入总额的0.05%;节约资金266674万元,占收入总额的7.08%;合作转化收入395108万元,占收入总额的10.49%;技术转让与许可收入272万元,占收入总额0.01%。如图7:
(2)比较2020年度不同属性成果完成单位的登记成果经费累计收入情况,在全部登记科技成果经费收入中,其中企业登记成果的累计收入最高,登记成果累计收入3763735万元,占总收入的99.97%;独立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和大专院校累计收入1113万元,占总收入0.03%。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