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
2020年,自治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眼高质量发展需求,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为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蓄势赋能。全区科技成果登记工作不断优化登记程序,创新服务方式,加大考核力度,实现了数量、质量同步提升。
一、科技成果总体情况
2020年我区共登记科技成果399项,较上年相比,成果登记数量增长了71.2%。其中应用技术成果324项,占81.2%;基础理论成果54项,占13.5%;软科学成果21项,占5.3%。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总量较上年增长94.0%,在全区科技成果中占主导,如下图1所示。
(二)成果项目来源情况
在399项登记的科技成果中,属于政府项目成果(来源于国家计划、地方计划、部门计划、地方基金和部门基金的成果)262项,占65.7%,比2019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其中国家科技计划28项,占7.0%;地方计划195项,占48.9%;部门计划13项,占3.3%;地方基金19项,占4.8%;部门基金7项,占1.8%(见图2)。地方计划项目产生的科技成果占比较上年提高了17.6个百分点,增长较快;社会项目成果(来源于国际合作、横向委托、民间基金、自选课题及其他来源的成果)占34.3%,比2019年降低了10.3个百分点。
(三)成果评价方式
399项科技成果的评价方式以项目验收、评价机构评价为主,其中验收项目共195项,占48.9%;机构评价156项,占39.1%;行业准入48项,占12%。与上年相比,验收登记的成果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增长了1.8倍(见表1),自2016年以来首次超过机构评价登记的科技成果数量,这充分表明,自宁夏实施“两头严、中间宽”的项目管理机制改革后,全区科技项目完成质量和成果产出水平明显提升。
表1 2020年与2019年科技成果评价方式统计表
|
成果评价 方式 |
2019年 |
2020年 |
||
|
成果数(项) |
占比(%) |
成果数(项) |
占比(%) |
|
|
验收 |
71 |
30.5 |
195 |
48.9 |
|
机构评价 |
122 |
52.4 |
156 |
39.1 |
|
行业准入 |
37 |
15.9 |
48 |
12 |
|
结题 |
3 |
1.2 |
- |
- |
(四)成果完成单位情况
在登记的科技成果中,企业牵头完成的科技成果达到203项,占50.9%;科研机构完成64项,占16.0%;大专院校完成49项,占12.3%;医疗机构完成50项,占12.5%;其他单位完成33项,占8.3%(见图3)。与2019年相比,企业、大专院校、医疗机构、其它单位完成的成果数量分别增长了160%、14.0%、66.7%和150%,独立科研机构成果数量减少了6.3%。
(五)经费投入
2020年登记的科技成果实际投入经费总额为299053万元,其中,国家投入35942万元,占12.0%;地方投入22442万元,占7.5%;部门投入3848万元,占1.3%;基金投入5705万元,占1.9%;自有资金221604万元,占74.1%;银行贷款2113万元,占0.7%;其他投入7399万元,占2.5%。与2019年相比,地方投入增长了71.0%,2020年科技成果的经费来源仍然以自有资金为主。
(六)完成人员
399项科技成果中,参与项目研究的科研人员共4641人次,平均每个项目投入12名科研人员。从单位属性看,企业和独立科研机构人员较多,其中,企业科技人员2345人次,占36.2%;科研机构科技人员860人次,占32.3%;大专院校科技人员492人次,占15.7%;医疗机构科技人员453人次,占8.5%;其他人员491人次,占7.3%。数据表明,企业、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已成为我区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主体。
1、文化程度
从学历构成来看,博士研究生有527名、硕士研究生1405名、大学本科生2080名、大学专科生531名、大专以下文化程度98名、其他学历43名(见图4)。数据显示,博、硕士人员占总人数的41.6%,86.4%的科技成果完成人员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2、年龄结构
从年龄结构来看,中青年是科技成果研究人员的主体,55岁以下占90.0%,其中45岁以下2965人次,占总人数的比重接近2/3,46-55岁1212人次,占比超过1/4,与2019年相比,科技成果完成人年龄结构变化不大,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宁夏的科技成果完成人更趋于年轻化。
3、技术职称
2020年自治区科技成果登记中,正高级技术职称研究人员760人次、副高级职称研究人员1302人次、中级技术职称研究人员1457人次、初级职称者为656人次、其他科研人员466人次,分别占总人数的16.4%、28.1%、31.4%、14.1%和10%(见表2)。统计显示,具备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占44.4%,比去年降低了3.5个百分点,高于2019年全国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
表2 2020年宁夏科技成果完成人员技术职称构成
|
技术职称(人次) |
合计 |
独立科研机构 |
大专院校 |
企业 |
医疗机构 |
其他 |
|
院士 |
- |
- |
- |
- |
- |
- |
|
正高 |
760 |
196 |
135 |
263 |
103 |
63 |
|
副高 |
1302 |
304 |
144 |
566 |
120 |
168 |
|
中级 |
1457 |
271 |
87 |
782 |
142 |
175 |
|
初级 |
656 |
54 |
30 |
449 |
75 |
48 |
|
其他 |
466 |
35 |
96 |
285 |
13 |
37 |
(七)知识产权情况
全年登记的科技成果共产生1449项知识产权,较上年度增长1.5倍。其中1413项为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占97.5%;外观设计专利占2.5%(见表3)。
按完成主体划分,企业形成的知识产权占75.2%,独立科研机构占13.3%,大专院校占8.3%。88.4%的知识产权为企业和独立科研机构所有。数据表明,2020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专利产出上有大幅提高,较上年增长了1.3倍。
二、科技成果应用情况
(一)成果属性
324项应用技术成果中,属于原始性创新的成果达到220项,占67.9%;属于国内技术二次开发成果74项,占22.8%;属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成果30项,占9.3%(见图6)。
(二)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324项应用技术成果分布在9个高新技术领域,其中,现代农业131项(占40.4%)、先进制造59项(占18.2%)、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42项(占13.0%)、新材料34项(占10.5%)、环境保护21项(占6.5%)、电子信息16项(占4.9%)、新能源与节能15项(占4.6%)、地球、空间与海洋5项(占1.5%)、现代交通1项(占0.3%)。可见,2020年登记的科技成果主要集中在农业、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和新材料4个领域,占比达到82.1%。
(三)行业分布
324项应用技术成果按行业分布,农、林、牧、渔业131项、制造业94项、卫生和社会工作26项、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5项、采矿业21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9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9项、交通运输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5项、建筑业2项、公共管理业2项(见表4)。数据表明,我区科技成果主要分布在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卫生和电力热力燃气供应等行业。
(五)应用情况
324项应用技术成果中,达到产业化应用水平的有176项,占全部应用技术成果的54.3%;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的有118项,占36.4%;试用阶段的有20项,占6.2%;未应用的有10项,占3.1%(见图8)。
176项产业化应用项目中,达到产业化应用水平的企业占比最高,达到70.5%,高校和科研院所占21.0%,医疗机构及其它占8.5%。
不同类型的成果完成单位中,企业完成的202项应用技术成果中有124项(占61.4%)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大专院校及独立科研机构完成的37项应用技术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应用。
(六)经济效益
324项应用技术成果中,已转化项目117项,占全部应用技术成果的36.1%。 有179项科技成果产生了经济效益,占55.2%。自我转化共取得收入1436.34亿元,净利润157. 8亿元,实交税金192.7亿元,出口创汇3193万元,节约资金51.92亿元;合作转化收入90.4亿元,其中技术入股股权折价20亿元;产生技术转让与许可收入0.29亿元。与上年相比,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自我转化收入增长了6倍。
综上,2020年,全区科技成果登记工作不断优化登记程序,创新服务方式,加大考核力度,年度科技成果登记数量达到399项,较上年增加了166项,同比增长71.2%,创历史新高。一是应用技术类成果占主导。全年登记应用技术类成果共324项,占登记成果总量的81.2%;其中企业仍然是应用技术开发的主体,完成的应用技术类成果有202项,占比达到62.3%。从领域分布看,应用技术类成果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和农林牧渔等领域,占比达到82.1%。二是科技项目形成的成果大幅增加。当年验收的国家和自治区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产出的成果达195项,较上年增长1.8倍,占成果总量的近一半。这些数据充分表明,自实施“两头严、中间宽”的项目管理机制改革后,全区科技项目完成质量和成果产出水平明显提升。三是知识产权数量增长较快。当年登记的科技成果共获得知识产权1449件,较上年度增长1.5倍;其中企业完成的科技成果共形成专利产出1089件,较上年增长1.3倍,企业技术研发主体地位不断夯实。四是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效益显著。当年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中,处于成熟应用阶段的有233项,达到产业化应用水平的有176项,占比分别为71.9%、54.3%。有179项应用技术成果在转化应用后产生了经济效益,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55.2%;其中,企业自行实施转化实现的收入达到1436.3亿元,较上年增长了6倍。反映出我区应用技术成果的成熟度与市场需求的结合度均明显提升。
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