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度重视气象大数据平台建设。《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明确指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数据处理、分析、可视化软件和硬件支撑平台等产品”。《全国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落实国家“互联网+”行动和大数据发展战略,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气象应用”,将“建立开放互联的气象大数据平台”纳入“气象信息化系统工程”。
与此同时,通过深度气象大数据分析,减少天气、气候影响造成的生产损失,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营业收入已成为各行业应用热点需求,由于技术差异化等因素,目前国内基于气象大数据应用仍存在诸多瓶颈:一是业务流程散,不同的业务由不同系统实现,造成系统林立、业务流程分散,系统无法对业务流程更改更时响应,实际上很多业务流程中产品生产的环节完全可以集中到统一平台。二是数据孤岛多,数据虽然是信息中心统一管理,但在气象台等业务单位用于不同场景时,往往需要根据使用需要建立独立数据环境,造成很多小而散的数据孤岛,这些孤岛造成数据管理困难、建设成本高、业务负担重、运维复杂。三是数据加工弱,无统一的数据加工环境,数据处理模块重复开发,相互之间共享程度低,离线数据无法与在线数据统一处理,大量离线数据加工分析处理非常困难。四是数据监控难,数据中转节点多,追溯复杂、难以监控。
项目基于国家气象原始数据采集,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开发了一种集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统一存储管理的软件系统,有效提高了数据应用便捷性及访问效率;基于云计算环境,面向不同行业,集成了多种气象专业应用工具,有效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研发了分布式多算法融合气象数据插值及系列软件,实现了针对时间和空间维度的个性化定制气象预报。
项目己获得发明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项目产品已被山东省气象局、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瑞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采用反映良好。
   
                       
   
     
                       
           
              
              
              
      
  
 
1.陈俊锋  2.胡宗宝  3.齐显龙  4.穆建华  
|  | 评价单位: |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 | 报告编号: | 202001003001 | 评价日期: | 2020-01-08 | 
 
|  | 组织单位: | 北京科兴华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项目负责: | 雷智旺 | 成果管理: | 13681439210 | 
 
1. 提供的资料齐全,符合评价要求。
2. 项目基于国家气象原始数据采集,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
(1)开发了一种集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统一存储管理的软件系统,有效提高了数据应用便捷性及访问效率。
(2)基于云计算环境,面向不同行业,集成了多种气象专业应用工具,有效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3)研发了分布式多算法融合气象数据插值及系列软件,实现了针对时间和空间维度的个性化定制气象预报。
3.项目产品已被山东省气象局、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瑞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采用,反映良好。
4. 项目已获得发明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评价委员会认为: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职称 | 从事专业 | 
    
| 常  霞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中心 | 正高 | 计算机 | 
| 李  维 | 中国软件登记中心 | 正高 | 软件 | 
| 刘宝旭 |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 正高 | 网络安全 | 
| 周  鸣 | 中国电信 | 正高 | 通信 | 
| 林友华 |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 | 正高 | 科技管理 | 
| 田仁生 |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研究院 | 正高 | 环境管理 | 
| 周  迎 | 科技部火炬中心 | 正高 | 科技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