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人体热舒适区和暂留环境热舒适性研究:本研究针对我国居民人体的热舒适区和暂留环境热舒适性中的分区方法以及与国外人群热舒适性的不同展开研究,确定我国居民热舒适区范围和暂留区域室内环境参数,分析室内人员主观评价调查方法以及室内人员客观应激变化方法,提出我国居民的人体热舒适区,以及我国居民暂留区域热舒适性需求。
(2)建筑室内环境下人体热习服研究:本研究针对建筑室内热环境下人体热习服研究,主要从热习服的形成机理和特点、热习服训练效果有效性与热习服训练效果的预测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从生理和心理两个角度,确定合理的热习服评价指标,并提出新型复合评价指标;基于实验数据,从方法学的角度,通过合理的方法对热习服训练效果特点与分布进行预测。
(3)复杂热湿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本研究主要从热湿环境中人体耐受极限、热工环境评价指标的完善与复杂热湿环境对人体影响和等级划分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根据生理指标变化及受试者的主客观感受,确定人体耐热极限情况下的各种生理和心理指标值;根据人体生理反应和心理感受的变化,提出具有更加普遍的意义和实用性的新的评价指标,并提出对极端热湿环境评价体系研究工作的建议和今后的工作方向;以热湿环境与人体热反应关系研究为切入点,形成基于人体宏观生理参数测量、复杂热湿环境强相关的表征参数、人体新陈代谢率和时间长度为基础数据的建筑内外复杂高热湿环境条件下人体热安全等级划分方法。
(4)建筑外窗玻璃选用对室内人员热舒适的影响。基于既有公共建筑外窗玻璃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空调运行模式下,伴随全天室外气象动态变化的室内热环境需求:隔热、保温或散热需求。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建筑类型,提出满足气候适宜性的的外窗玻璃选用策略。
(5)气流组织的改善与热舒适的关联。多数空调房间需要向内送入和(或)向外排出空气,而房间尺寸、送风形式、送风参数等都会对室内空气温湿度分布、风速分布和污染物浓度分布产生影响。基于现有建筑内部气流组织存在的问题,根据建筑用途对空调区温湿度参数、允许风速、噪声标准、空气质量及空气特性指标的要求,结合建筑物特点、内部装修、工艺或家具布置等进行设计优化,为营造一个温湿度适宜、空气品质优良的环境,提出合理的气流分布方案或策略。
(6)室内热环境智能化监控对改善室内热舒适性的作用。调研目前的大部分公共建筑中所采用的的集中空调系统的使用情况和调节能力,实验与模拟分析确定如何从智能化监控的角度,分析其热环境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并优化提出有效的室内环境监控方法,为建筑节能控制提供基础。
1.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2.天津市爱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3.重庆大学 4.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5.天津城建大学 6.蓝焰高科(天津)燃气技术有限公司
1.朱能 2.狄彦强 3.刘长利
| |
评价单位: |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 |
报告编号: |
中建节协鉴字[ 2021 ]第12号 |
评价日期: |
2021-09-22 |
| |
组织单位: |
|
项目负责: |
侯莹珍 |
成果管理: |
18329682399 |
2021年09月22日,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组织专家(专家名单附后)对由天津大学、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爱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天津城建大学、蓝焰高科(天津)燃气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 “基于热舒适理论研究的室内环境性能提升与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召开线上成果鉴定会。鉴定专家听取了完成单位成果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讨论,形成鉴定意见如下:
1. 提供的资料齐全,内容详实,符合鉴定要求。
2. 针对我国人群室内环境热舒适需求,开展了人体热舒适度指标、建筑室内环境质量及建筑机电系统性能提升研究工作。研究技术路线合理,成果突出,符合国家需求。
3. 提出的以我国人群生活习性为特征的人体与室内环境定量关系,实现室内空气参数设定及自主调节;构建了室内空气热工环境、空气品质、优化运行的多目标合一的环境性能提升新方法;建立了面向建筑机电系统的设备、系统、运行综合性能提升的技术体系。
4. 研究成果已在《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及相关规范标准中采用,规范了建筑室内热工参数设置,系统解决了人体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定量关系;突破了原有的热舒适环境研究方法,拓宽了研究领域,实现了方法创新;研究成果已在示范工程和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鉴定专家组认为,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人体热舒适性指标、既有建筑机电性能提升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专家一致同意通过鉴定。
| 姓名 |
工作单位 |
职称 |
| 刘加平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院士 |
| 罗继杰 |
空军设计局 |
正高 |
| 李德英 |
北京建筑大学 |
正高 |
| 胡振杰 |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正高 |
| 孔祥飞 |
河北工业大学 |
正高 |
| 高文学 |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总院有限公司城市燃气热力研究院 |
正高 |
| 李晓萍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分院 |
正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