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计分析  >> 地方成果统计区

2022年度长春市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

一、总体情况

1、成果总量

    2022年全市共登记科技成果8项。获得独立科研机构的项目数为2项,占登记项目总数的25%。医疗机构登记获得实用新型专利6占登记项目总数的75%。


2、成果来源

    2022年登记的科技成果中,来源于各级科技计划项目成果为8项,占100%。


3、成果类别

    2022年登记的科技成果有8项为应用技术类成果。


4、成果评价方式

2022年登记的科技成果评价方式以评估、验收为主,知识产权、行业准入和评审为辅。具体为:验收项目数8项,占100%。


5、成果水平

2022年登记的科技成果中,国内领先项目数3项,占38%;评价5项占62%。


6、成果完成单位

    2022年登记的科技成果中,由独立科研机构完成的成果2,占25%;由医疗机构完成的成果6,占75 %


7、成果完成人员

2022年登记的科技成果完成人员共93人次。科技成果完成人员在单位属性、年龄结构、学历、职称构成等等更趋于合理化。


从单位属性看,独立科研机构、医疗机构是研究的主体。2022年科技成果完成人员中,独立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为26人次,占登记总数的28%;医疗机构研究人员为67人次,占登记总数的72%。


从年龄结构看,科研人员以中青年为主。据对2022年登记数据统计,5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为73人次,占全部登记成果完成人总数的78.5%。


从学历构成看,以本科以上研究人员为主体。据2021年登记数据统计,科技成果完成人中博士研究生为6人次,占6.5%;硕士研究生为41人次, 占44.1%;本科学历为39人次, 占41.9%;本科以下学历为7人次, 占7.5%。


从职称构成看,以具备中级以上职称的研究人员为主体。据2022年登记数据统计,科技成果完成人中具有正高级以上职称的人数29人,占31.2%;具有副高级职称的人数为24人,占25.8%;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数为23人,占24.7%;具有初级和其他职称的人数为17人,占18.3%。


8、经费投入

    2022年登记的科技成果累计投入资金164万元,独立科研机构成为投入主体。具体投入情况为:部门投入112万元68.3%; 地方投入5231.7%


二、应用技术成果

1、成果所处阶段

    2022年登记应用技术成果8项,成熟应用阶段的成果为3项,占37.5%;处于中期和初期应用阶段的成果为5项,占62.5%。


2、成果分布

2022年登记的科技成果应用在农业领域的2项,占25%;应用在卫生和社会工作6项,占75%


3、成果应用情况

2022年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中,产业化应用的成果1项,占12.5%;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的成果3项,占37.5%;试用的成果4项,占50%。


WeChat 微信公众号
WeChat
Hotline 服务热线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