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唑草酮由巴斯夫公司发现和开发,是第一个苯甲酯吡唑酮类除草剂,为对羟基苯基丙酮酸酯双氧化酶(4一HPPD)抑制剂,对耐草甘膦、三嗪类、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的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是广谱苗后除草剂,能有效防除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高剂量对莎草科杂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苯唑草酮对哺乳动物的急性、亚慢性和慢性毒性低,对鸟、鱼、哺乳类、蚯蚓、微生物和藻类等影响很小。苯唑草酮在环境中的降解速度因土壤和水的条件而异。高温和紫外光会加速其降解,生成无毒的降解产物。
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利可知,迄今为止,苯唑草酮合成的报道较多,如曹达公司羧基酰氯化成酯后重排法、海利尔公司碘仿法合成中间体、湖南海利公司的格氏试剂法,中国药科大学使用正丁基锂进行卤锂交换法,还有安徽久易公司改进的方法等,而上述方法普遍存在工艺流程长、合成路线复杂、收率低、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亟待解决。
针对上述问题,项目创新研发了插羰基反应贵金属-膦配体新型催化剂,显著提高了反应温度下的热稳定性;通过萃取和吸附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催化剂回收再利用,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以2,3-二甲基苯胺为起始原料,通过重氮化、溴化和氧化等反应过程控制及工艺优化,苯唑草酮产品收率≥60%,纯度高达98%,生产过程“三废”减量化水平显著提高。
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国家授权专利。项目产品苯唑草酮已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被七洲绿色化工(济宁)有限公司等单位试用,反映良好,应用前景广阔。
项目咨询:王艳欣13371759156
   
                       
   
     
                       
           
              
              
              
              
              
              
              
              
              
              
              
              
      
  
 
1.郭丽娜  2.刘顺领  3.吕祥超  4.孙奎芝  5.龚  伟  6.王永昌  7.荆军健  8.陈广赟  9.王  慧  10.王小坤  11.单  芳  12.靳璐璐  13.李  凯  
|  | 评价单位: |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 | 报告编号: | 202301003052 | 评价日期: | 2023-07-20 | 
 
|  | 组织单位: |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 | 项目负责: | 雷智旺、王艳欣 | 成果管理: | 13681439210 | 
 
1.提供的资料齐全,符合评价要求。
2.项目主要创新点如下:
(1)研发了插羰基反应贵金属-膦配体新型催化剂,显著提高了反应温度下的热稳定性;通过萃取和吸附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催化剂回收再利用,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
(2)以2,3-二甲基苯胺为起始原料,通过重氮化、溴化和氧化等反应过程控制及工艺优化,苯唑草酮产品收率≥60%,纯度高达98%,生产过程“三废”减量化水平显著提高。
3.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国家授权专利。
4.项目产品苯唑草酮已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苯唑草酮已被七洲绿色化工(济宁)有限公司等单位试用,反映良好。
评价委员会认为,项目苯唑草酮合成中试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职称 | 从事专业 | 
    
| 翁  端 |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 | 正高 | 材料化学 | 
| 李钟华 |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 正高 | 农药 | 
| 李安定 |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 | 正高 | 环境保护 | 
| 李殿卿 | 北京化工大学 | 正高 | 应用化学 | 
| 付  旭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 正高 | 化学工程 | 
| 孙家跃 | 中国化工学会新材料委员会 | 正高 | 精细化工 | 
| 周  迎 | 科技部火炬中心 | 正高 | 科技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