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江西省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
一、登记成果总量分析
2023年,全省共登记科技成果1853项,比上年增长8.68%。其中,省直单位登记成果625项,比上年度下降了15.43%;设区市的成果登记1228项,比上年上升了27.12%。省直部门登记成果和设区市登记成果分别占全省登记科技成果总数的33.73%和66.27%。在各类科技成果中,应用技术成果1616项,基础理论成果237项。全省12个设区市成果登记最多的有183项,最少的为17项,全省各设市区之间仍有差距。其中南昌市为183项,吉安市为159项,分别占总数的9.88%和8.58%,占设区市总数的14.90%和12.95%;宜春市为142项,上饶市为141项,分别占总数的7.66%和7.61%,占设区市总数的11.56%和11.48%。(见图1、表1)。表1中设区市的基础理论成果40项,软科学成果0项。
表1 2023年度江西省科技成果登记数量分布状况
单 位 | 应用技术 成果数(项) | 基础理论 成果数(项) | 软科学 成果数(项) | 合 计 | |
成果数(项) | 占百分比(%) | ||||
江西省总计 | 1616 | 237 | 0 | 1853 | 100 |
省直单位 | 428 | 197 | 0 | 625 | 33.73 |
高新管委会 | 158 | 5 | 0 | 163 | 8.79 |
南昌市 | 171 | 12 | 0 | 183 | 9.88 |
赣州市 | 124 | 13 | 0 | 137 | 7.39 |
吉安市 | 156 | 3 | 0 | 159 | 8.58 |
宜春市 | 142 | 0 | 0 | 142 | 7.66 |
上饶市 | 141 | 0 | 0 | 141 | 7.61 |
新余市 | 79 | 2 | 0 | 81 | 4.37 |
抚州市 | 40 | 1 | 0 | 41 | 2.21 |
鹰潭市 | 47 | 0 | 0 | 47 | 2.54 |
萍乡市 | 28 | 1 | 0 | 29 | 1.57 |
九江市 | 85 | 3 | 0 | 88 | 4.75 |
景德镇市 | 17 | 0 | 0 | 17 | 0.92 |
从近五年的情况来看,江西省的科技成果登记总量呈逐年上升状态(见图2)。
2023年度全省登记的科技成果仍以应用技术成果为主,为1616项,与上年相比上升了12.22%,占全年登记成果总数的87.21%;基础理论成果237项,占成果总数的12.79%,与上年相比下降了10.57%;软科学成果0项(见图3)。
三、成果的评价方式
2023年度江西省登记的成果评价方式以验收为主,机构评价、结题为辅,鉴定及其他评价方式并存。登记成果中验收项目496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26.77%,比上年下降4.98%;机构评价项目122项,占6.58%,结题项目135项,占7.29%;知识产权授权项目811项,占43.77%;鉴定、评审、评估、行业准入等其他评价方式项目289项,占15.60%(见图4)。
成果评价方式 | 成果数(项) | 构成(%) |
鉴定 | 64 | 3.45 |
验收 | 496 | 26.77 |
评审 | 47 | 2.54 |
行业准入 | 26 | 1.40 |
评估 | 11 | 0.59 |
结题 | 135 | 7.29 |
机构评价 | 122 | 6.58 |
知识产权授权 | 811 | 43.77 |
其它 | 141 | 7.61 |
四、成果来源
2023年度全省登记的科技成果仍以地方财政支持的各类计划项目为主,自选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占比重也较大(见图5)。其中,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231项(科技重大专项12项,自然科学基金180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1项,技术创新引导专项6项,基地和人才专项5项,其他国家科技计划7项),占登记总量的12.47%;部门计划169项,占9.12%;地方计划331项,占17.86%;自选625项,占33.73%。地方计划、自选项目和国家计划项目是成果的主要来源(见图5)。
在成果登记数据中,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国家计划、部门计划、地方计划、自选)项目成果1356项。完成单位分布主要集中在企业、大专院校、独立科研机构及医疗机构。企业所占比例最高,登记824项,占科技计划总量的60.77%;大专院校登记214项,占比15.78%;独立科研机构登记171项,占比12.61%;医疗机构登记78项,占比5.75%。其中,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中大专院校所占比例最高,登记146项,占比10.77%;部门计划、地方计划及自选项目中,均为企业登记量最高,分别占比为6.12%、14.01%和39.01%(见图6)。
五、成果完成单位情况
2023年度全省登记的科技成果中,按第一完成单位属性分,企业登记数所占比例最大,共1089项,占成果登记总量在58.77%;其次是大专院校303项,占16.35%,独立科研机构225项,占12.14%,医疗机构130项,占7.02%,其他单位106项,占5.72%。数据显示,2023年我省科技成果主要分布在企业、大专院校,在成果第一完成单位中所占比例为2023年成果完成单位登记总量的75.12%,凸显了企业与大专院校在我省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见图7)。
六、成果完成人员情况
2023年度登记的科技成果涉及到的完成人员共11870人次。以单位属性看,企业和独立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最多。其中,企业科技人员6936人次,占58.43%;独立科研机构科技人员1888人,占15.91%;大专院校科技人员1588人,占13.38%;医疗机构科技人员658人,占5.54%;其他800人,占6.78%(见图8)。
七、成果的水平
在2023年全省登记的1616项应用技术成果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125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7.74%;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239项,占14.79%;达到国内领先和国内先进水平的成果总数为824项,占50.99%;国内一般水平的成果18项,占1.11%。未评价成果580项,占35.89%。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的项目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73%以上。(见图9)。
八、专利与标准
2023年度江西省登记成果中,已获专利授权数3185件。其中,独立科研机构396件,占授权总数的12.43%;大专院校491件,占15.42%;企业2210件,占69.39%;医疗机构39件,占1.22%;其他共有49件,占总数的1.54%。凸显了企业在我省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见图10)。
在2023年度登记的成果中,制订标准共197件。其中国际标准8件,国家标准57件,行业标准40件,地方标准21件,团体标准7件,企业标准64件。
九、江西省应用技术成果情况
1.高新技术领域
2023年度江西省登记的1616项应用技术成果中,有1243项属高新技术领域,占登记的科技成果总数的67.08%。其中,电子信息320项,占所登记的高新技术领域成果总量的25.74%;先进制造207项,占16.65%;航空航天21项,占1.69%;现代交通27项,占2.17%;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132项,占10.62%;新材料239项,占19.23%;新能源与节能100项,占8.05%;环境保护57项,占4.59%;地球、空间与海洋36项,占2.90%;核应用技术1项,占0.08%;现代农业102项,占8.21%。电子信息领域在全省高新技术领域中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也都占有较大比例( 见图11)。
2.应用情况
2023年度全省登记的成果中,已产业化应用项目1002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62%(见表2);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项目数453项;试用项目120项;应用后停用项目数2项;未应用项目39项(见表2,图12)。
表2 2019~2023年度江西省登记的科技成果应用情况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应用技术总项目数 | 600 | 843 | 1028 | 1440 | 1616 |
产业化应用项目数 | 565 | 775 | 918 | 1305 | 1002 |
应用率(%) | 94.17 | 91.93 | 89.30 | 90.63 | 62.00% |
3.应用效果情况
2022年度全省登记的成果中,已应用项目1306项,产生了应用效果情况如下:替代落后技术、工艺、装备的项目508项,占应用项目的38.90%;替代进口项目75项,占5.74%;填补国内空白366项,占28.02%;降低成本的项目357项,占27.34%。
4.经济效益情况
在2023年登记的1616项应用技术类成果中,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为922项,占57.05%。这些成果产出的经济效益为:自我转化总收入2100亿元,净利润是236亿元,实交税金107亿元,出口创汇93.55亿元,节约资金87.92亿元;合作转化收入222亿元;技术转让与许可收入12.11亿元,其中知识产权转让收入0.04亿元,知识产权许可收入10.4亿元;技术作价投资收入0.56亿元,其中技术入股股权折价0.44亿元。
今年下半年江西省科技成果登记在线系统正式上线,成果登记数量较2022年有上升,但还不能完全反映我省科技成果情况,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科技成果登记工作的宣传和培训,到各地市以及大型企业去宣传成果登记的重要性、可登记的成果类型以及如何做成果登记,让地市科技管理人员、科技研究人员真正了解科技成果登记,增加科技成果登记数量,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促成江西省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大幅提升。
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