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作为一种数字化建造技术,在全球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各国铁路也在积极探索利用BIM技术开展精细化设计、建造、运维、管理等。2006年中国铁路进入高铁快速发展时期,铁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BIM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涌现,大规模铁路工程建设亟需新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以满足铁路建设信息化及高质量发展需要。2013年,中国铁路总公司明确了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推进工作的总体方案:以铁路工程设计、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目标,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以BIM为主要技术框架,建立统一开放的工程信息化平台和应用。但铁路BIM技术应用面临“标准缺失、软件不成熟、应用价值不清晰”等困难。项目组历时10年,构建了中国铁路BIM标准体系,基于中国铁路BIM标准体系研发了铁路工程BIM协同设计平台、建设管理平台和咨询与认证服务平台,创建了全生命周期铁路数字工程闭环管理模式,依托标准、平台、管理模式开展了广泛的铁路工程BIM应用实践,取得主要成果如下:
(1)针对铁路领域数字工程标准缺失,提出了符合中国铁路特点的、开放的、可扩展的中国铁路BIM标准体系框架;系统定义了铁路工程信息模型存储、分类的抽象表达,编制并发布了《铁路工程信息模型数据存储标准》等19项团体标准,为铁路设计、施工、建管、咨询认证BIM应用提供统一实施依据。牵头编制的线路、轨道、通信、信号、能源专业标准已发布为ISO 16739国际标准。
(2)针对铁路工程设计-施工-建管平台软件需求,提出了基于标准体系的信息模型跨阶段共享机制,研发支持铁路BIM标准的协同设计平台、建设管理平台、咨询认证服务平台,实现铁路工程全专业BIM协同设计,精细化、智能化建设管理,数字工程应用全过程质量可控。
(3)基于构建的中国铁路BIM标准体系及ISO 19650标准,创建了贯通铁路工程全生命周期、覆盖铁路工程全专业全要素的数字化闭环管理模式,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铁路数字工程一体化咨询服务体系及四位一体认证体系,研发了成套数字工程检验检测技术,实现了铁路数字工程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管理。
项目成果累计发表论著131篇,获得发明专利与软著101项,荣获“buildingSMART国际大奖”“海河杯”“龙图杯”“联盟杯”等各类奖项88次,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工程建设者的广泛认可。
项目成果在京雄、京张、印尼雅万、广湛、成渝中线、甘青、西十等高铁项目进行了深入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2.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3.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中心 4.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5.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1.王同军 2.盛黎明 3.齐春雨 4.刘延宏 5.王万齐 6.刘彦明 7.董凤翔 8.郑洪 9.杨绪坤 10.苏林 11.赵飞飞 12.王凯军 13.朱晴晴 14.陈亮 15.王江 16.李慧 17.解亚龙 18.卢文龙 19.刘伟 20.阎震 21.贺晓玲 22.李达塽 23.菅云硕 24.郭芳 25.廖林 26.李子龙 27.张晨 28.路芳 29.马腾 30.倪苇 31.张坤 32.朱肖 33.李俊松 34.刘厚强 35.王怀松 36.叶明珠 37.彭利辉 38.彭先宝 39.王伟峰 40.刘立海
| |
评价单位: |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 |
报告编号: |
CMSS2024Y022 |
评价日期: |
2024-07-02 |
| |
组织单位: |
|
项目负责: |
贺晓玲 |
成果管理: |
18911880206 |
2024年7月2日,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组织召开了“铁路工程信息模型标准体系创建与数智化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对成果资料进行了审阅和评价,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与讨论,形成意见如下:
1.评价材料
资料完整齐全、规范,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主要创新点
项目组创建了铁路工程信息模型标准体系,研发了协同设计平台、建设管理平台和咨询与认证服务平台,构建了全生命周期铁路数字工程闭环管理模式,为中国铁路建设管理应用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以下创新成果:
(1)针对铁路领域数字工程标准体系缺失,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的、可扩展的铁路工程信息模型标准体系。系统定义了铁路工程信息模型存储、分类的抽象表达,编制并发布了《铁路工程信息模型数据存储标准》等19项团体标准,为铁路设计、施工、建管、咨询认证BIM应用提供统一实施依据;牵头编制的线路、轨道、通信、信号、能源专业标准已发布为ISO 16739国际标准。
(2)针对铁路工程智能建造及数智化管理需求,研发出协同设计平台、建设管理平台、咨询认证服务平台,实现了铁路工程全过程全专业全要素BIM协同设计及智能化建设管理,显著提升了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3)创建了贯通全生命周期、覆盖全专业全要素的铁路工程数字化闭环管理模式,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铁路数字工程一体化咨询服务体系及四位一体认证体系,研发了成套数字工程检验检测技术,为打造国际国内铁路精品工程提供了技术保障。
项目成果累计发表论著131篇,获得发明专利与软著101项,荣获“buildingSMART国际大奖”“海河杯”“龙图杯”“联盟杯”等各类奖项88次。
3.应用范围
项目成果在京雄、京张、印尼雅万、广湛、成渝中线、甘青、西十等高铁项目进行了广泛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可推广应用于国内外轨道交通工程。
4.专家组意见
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职称 |
| 王国庆 |
中国工程院 |
院士 |
| 侯光明 |
北京理工大学 |
正高 |
| 刘玉明 |
北京交通大学 |
正高 |
| 韩利民 |
中铁十八局 |
正高 |
| 刘玉身 |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 |
副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