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
一、成果概况
1.成果数量
2024年,通过中国机械联登记的82项科技成果均为应用技术成果。从成果第一完成单位类型来看,大专院校登记13项,企业登记60项,独立科研机构登记4项,医疗机构登记1项,其他单位类型登记4项;成果产出以企业为主体,占比达73.2%。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预计未来企业仍将是科技创新主体,创新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2.成果完成人
本年度登记的科技成果共涉及完成人1615人,人才结构整体呈现年轻化、高阶化趋势。
从年龄构成看,青年科研力量梯队持续壮大,45岁以下青年骨干成为创新主力。36~45岁的中青年完成人共有735人,占完成人总数的45.5%;小于35岁(含35岁)的成果完成人为383人,占比23.7%;46~55岁的成果完成人为341人,占比21.1%;56~65岁和65岁以上两个年龄段人员相对较少,共156人。
从学历构成看,本年度成果完成人高学历化特征显著,硕博人员占比近5成。拥有本科学历的成果完成人为656人,占完成人总数的40.6%;硕士研究生477人,占比29.5%;博士研究生322人,占比19.9%;大专、中专和其他学历人员较少,占完成人总数的比例依次为7.9%、1.2%和0.8%。
从职称构成看,院士级完成人1人;正高级人员354人,占比21.9%,较上一年度有大幅提高;副高级人员450人,占比27.9%;中级人员521人,占比32.3%;另有初级职称人员150人,其它技术职称人员139人。
表1 成果完成人基本情况
成果完成人情况 | 单位:人次 | 合计 | 独立科研机构 | 大专院校 | 企业 | 医疗机构 | 其他 | |
文化 程度 | 博士研究生 | 322 | 26 | 116 | 161 | 9 | 10 | |
硕士研究生 | 477 | 18 | 71 | 364 | 8 | 16 | ||
本 科 | 656 | 12 | 46 | 582 | / | 16 | ||
大 专 | 127 | 2 | 2 | 118 | / | 5 | ||
中 专 | 20 | / | / | 20 | / | / | ||
其 他 | 13 | / | 2 | 11 | / | / | ||
年龄 结构 | 35岁以下(含35岁) | 383 | 10 | 54 | 313 | 2 | 4 | |
36—45岁 | 735 | 29 | 98 | 574 | 6 | 28 | ||
46—55岁 | 341 | 13 | 52 | 255 | 8 | 13 | ||
56—65岁 | 140 | 5 | 30 | 102 | 1 | 2 | ||
65岁以上 | 16 | 1 | 3 | 12 | / | / | ||
技术 职称 | 院士 | 1 | / | 1 | / | / | / | |
正高 | 354 | 23 | 86 | 227 | 10 | 8 | ||
副高 | 450 | 24 | 69 | 339 | 4 | 14 | ||
中级 | 521 | 9 | 32 | 454 | 3 | 23 | ||
初级 | 150 | 2 | 2 | 146 | / | / | ||
其他 | 139 | / | 47 | 90 | / | 2 | ||
3.知识产权
本年度登记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产出总数为1597件,较上一年度增加300余件,研发人员人均专利产出增长近30%。发明专利数量较上一年度增加了约400余件,为1231件,占知识产权产出总数的77.1%;实用新型专利332件,占比20.8%;外观设计专利2件;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9件;其他形式知识产权数为13件(项)。上述专利中,已授权专利数为1434件。
分单位类别来看,企业和大专院校的知识产权数分别为910项和468项,占比最多;今年企业产出的发明专利为656件,大专院校发明专利数为398件,延续了上一年度企业和大专院校产出的发明专利数量占比形势;企业产出的实用新型专利数为234件,明显高于大专院校的61件。
二、应用技术成果
1.成果来源
2024年登记的82项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中,来源于国家科技计划的成果有32项,占总成果数的39%,较上一年度增加了近10%,这其中,由企业承担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为18项,由大专院校承担的为9项,由独立科研机构承担的为3项;来源于部门计划的成果7项,地方计划3项,部门基金1项,横向委托1项,自选课题为24项,其他来源10项。
2.成果属性和水平
(1)成果属性
82项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中,原始性创新成果达66项(占比80.5%),其中由企业牵头完成的原始性创新成果数为46项,凸显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技术引进再创新与迭代开发类成果共16项(占比19.5%),包括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11项(13.4%)及国内技术二次开发5项(6.1%)。
(2)成果水平
从成果水平来看,达国际领先水平的项目为33项,占比40.2%,较上一年度(19项)有显著增长;国际先进项目45项,占比54.9%;国内领先项目4项。整体来看,国际高水平成果整体占比登记成果总数超9成以上。
表2 成果属性和水平分布
单位:项 | 合计 | 独立科研机构 | 大专 院校 | 企业 | 医疗 机构 | 其他 | |
成果 属性 | 原始性创新 | 66 | 3 | 13 | 46 | 1 | 3 |
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创新 | 11 | 1 | / | 10 | / | / | |
国内技术 二次开发 | 5 | / | / | 4 | / | 1 | |
成 果 水 平 | 国际领先 | 33 | 2 | 10 | 19 | 1 | 1 |
国际先进 | 45 | 2 | 3 | 37 | / | 3 | |
国内领先 | 4 | / | / | 4 | / | / | |
3.成果应用
本年度登记的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中,成果处于初期阶段9项、中期阶段4项、成熟应用阶段69项,成熟阶段的项目大多已投入产业化应用。从成果所属高新技术领域看,有31项成果属于先进制造领域,新能源与节能领域和新材料领域各有9项成果,核应用技术领域成果5项,另有环境保护领域成果2项。从成果应用行业来看,主要应用于制造业,达56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68.3%;应用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成果有19项。整体来看,本年度登记的科技成果应用领域相对集中,在实现落后技术的替代、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表3 成果应用情况
成果所处阶段 | 单位:项 | 合计 | 独立科研机构 | 大专 院校 | 企业 | 医疗 机构 | 其他 |
初期阶段 | 9 | / | 2 | 7 | / | / | |
中期阶段 | 4 | / | 1 | 2 | / | 1 | |
成熟应用阶段 | 69 | 4 | 10 | 51 | 1 | 3 | |
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 先进制造 | 31 | 2 | 8 | 20 | / | 1 |
电子信息 | 2 | / | / | 1 | / | 1 | |
环境保护 | / | / | / | / | / | / | |
新材料 | 9 | / | / | 8 | / | 1 | |
新能源与节能 | 9 | / | 2 | 7 | / | / | |
核应用技术 | 5 | / | 1 | 4 | / | / | |
成 果 主 要 应 用 行 业 | 制造业 | 56 | 4 | 8 | 41 | / | 3 |
电力、热力、 燃气及水生产和 供应业 | 19 | / | 2 | 16 | / | 1 |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3 | / | / | 2 | 1 | /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4 | / | 3 | 1 | / | / |
4.资金投入产出
本年度登记科技成果的经费实际投入额为154766万元。资金投入中自有资金投入占比最多,共91088万元,占比经费总额的58.9%;投入占比第二位的是国家投入,为36789万元,占比23.8%。综合来看,国家财政资助共58474万元,占比经费总额的37.8%;非国家财政资助共179187万元,占比经费总额的62.2%。
本着自愿填写的原则,有18项成果填写了经济效益,其中自我转化收入达5474877万元,实现净利润186679万元,出口创汇39867万元;合作转化收入大10288万元;技术转让收入1952200万元。
三、总结
2024年度机械工业科技成果登记相关统计指标充分彰显了机械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显著成效。实证数据表明,企业作为创新策源主体地位持续强化,主导近7成原始创新成果,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效能持续释放;在核心技术突破层面,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占比超8成,技术引进占比持续收窄,有力印证《机械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的战略目标正在加速落地。机械工业产业形态正从传统制造向知识密集型跃迁,这些突破性进展为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