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报告编号
  高压变电站节能降碳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中电机鉴〔2025〕第266 号
成果简介
“双碳”背景下,电力系统面临深度的低碳转型,推进电力系统节能减排、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刻不容缓。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亟需发展应用变电站绿色低碳技术,降低变电站碳排放。
依托科技项目研究成果及示范工程(湖州安吉城北110千伏变电站工程)应用经验,本项目取得了以下创新成果:(1)构建了变电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框架模型,建立了分级式碳排放清单和碳排放系数推荐库,形成了变电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核算体系。(2)提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变电站建设理论和方法,形成了变电站多阶段碳减排成套技术方案;(3)设计了变压器余热回收梯级综合利用系统方案,研制了低温热源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及控制系统,研制并应用了变压器余热回收梯级综合利用成套装备。(4)提出了考虑多种灵活性资源的低碳变电站优化运行策略,提出了一种复合的“光储直柔”微电网分层控制结构,创新制定了一种面向工程化的基于标准特征多项式配置方法的双向AC/DC变换器控制策略。(5)建立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变电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动态监控平台,实现了碳排放从静态核算到动态计量的提升;发布了变电站碳排放水平评价标准,实现了变电站全生命周期降碳效力的评价标准化。
合作完成单位
1.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2.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3.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4.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5.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6.浙江科技大学  7.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  8.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完成人
1.袁慧宏  2.黄世晅  3.赵崇娟  4.肖楚鹏  5.徐朝阳  6.朱司丞  7.高美金  8.张黎军  9.韦舒天  10.齐蓓  11.朱奕弢  12.李国能  13.丁瀚  14.徐诚  15.谢英男  16.范殷伟  17.石宏  18.屠锋  19.翁时乐  20.王炜  21.梁艳群  22.金烨  23.王璞  24.马向辉  25.陆云凤  26.章飞  27.冯驰  28.王振宇  29.雷雨松  30.朱勋  31.王瑶  32.冯炜  33.李丹乐  34.罗虎  
成果评价情况
  评价单位: 报告编号: 中电机鉴〔2025〕第266 号 评价日期: 2025-08-01
评价意见
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WeChat 微信公众号
WeChat
Hotline 服务热线
Hotline